12月9日,广州发生了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据阿里资产拍卖平台信息,位于增城新塘镇港口大道北344号的744套住宅房产在一拍中未能成交。这一消息令众多人士感到震惊,因为此次拍卖涉及的房产数量众多。这一现象背后究竟有何原因?
房产情况概述
本次拍卖涉及的房产类型涵盖商业、酒店以及办公用途。这些房产分布在不同楼层,从地下负一层至负二层,以及地上第三层至第八层,共计744套。它们坐落于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该广场由东西两座塔楼、八层裙楼和四层地下室构成。东塔高达36层,约200米,西塔则达到46层,约260米。这些房产所建建筑已具备一定工程进度,但内部仍处于未装修的原始状态。
房产价值显著。市场估值约为30.17亿元。即便起拍价下调至七折,即21.12亿元,仍属巨额。此外,还需支付约1.05亿元的保证金。
拍卖标的物持有人
广州凯达尔投资有限公司持有这些房产的拍卖标的,该公司隶属于深圳凯达尔集团。该公司在该项目上投入了巨额资金和大量精力。根据2021年8月8日的公开信息,项目总投资已超过60亿元。尽管投入如此巨大,公司仍需拍卖房产,此情况表明公司可能遭遇了难以克服的经济困境。
早期拿地情况
2013年,广州凯达尔投资有限公司以6.84亿元的价格购得了3.87万平方米的土地。当时,公司怀揣着宏伟目标,旨在打造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TOD项目,总建筑面积高达34.88万平方米。该规划一经公布,便引发了广泛关注,众人翘首以盼,期待项目落成后能促进地区发展。
依据当时规划,该中心在广州市东部交通枢纽中扮演关键地位,负责连接包括国家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地铁在内的9条轨道交通线路,并融合了统一公交网络体系,涵盖出租车及长途汽车客运服务。
工程建设历程
2014年12月,该项目正式动工。起初设想宏伟,地面商场原计划于2019年1月1日启用,酒店与写字楼亦预期在同年12月30日完工并投入使用。然而,现实与预期相去甚远,竣工日期屡次推迟。尽管后来预计2022年可完工,但项目最终仍未按期完成。这一连串的延误无疑推高了项目的成本,增加了不确定性,并为投资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抵押情况
2023年7月,形势愈发复杂。西塔37至43层(不包括38层的设备层)涉及186套在建工程的抵押,总建筑面积达到13035.93平方米。本次拍卖的房产非抵押部分,然而,在当前情况下,此举无疑会使得潜在竞拍者更加慎重。拥有抵押状况的建筑,买家需承担相应的风险。
目前观察,流拍现象暴露了市场对于这类看似繁复且需大量后续投资的项目的立场。
建筑现状
项目目前已暂停施工,两栋塔楼已实现封顶,裙楼的外墙、塔楼的外墙、园林景观以及裙楼的内部装修等工程进度较为领先。然而,正如之前所述,建筑内部尚处于毛坯状态。接手方将面临庞大的装修开支,这对竞拍者构成了一定的挑战。接下来,项目的走向将如何?是否将再次进行拍卖?抑或存在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系列事件引发我们深思,如此规模的项目为何陷入现状,仅仅是资金难题,抑或另有其他复杂成因?公众如何看待此次流拍事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吝啬点赞与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