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展现出一幅融合多元发展亮点的生动图景。返乡乡贤投身创业,掀起了一股热潮;镇馆之宝的博物馆藏品更是罕见珍奇,吸引了广泛关注。企业里,普通劳动者辛勤劳作的身影随处可见;博物馆内,古老的乌木静静讲述着悠久的历史故事。
乡贤返乡创业热潮澎湃
濮阳县众多乡贤积极响应政策,纷纷返回故里。自2021年9月启动的乡贤回归工程实施以来,已有一系列政策配套。至目前,已有338位乡贤返乡创业,涉及项目60余项。例如,有归国园艺专家创办了河南濮阳葡樱种植有限公司;还有投资者从东南亚归来,投入200万元创办了梦金秋种植园。他们带着改善家乡的愿望,在家乡开拓了新局面。许多乡贤表示,顺应心意是回乡创业的重要原因,濮阳县的周到服务功不可没。
企业中女工忙碌景象
12月5日,在濮阳县某乡贤创办的创业企业中,女工们正忙碌于针织衫的生产。她们在此工作,不仅提升了个人收入,还促进了当地就业水平的上升。通过辛勤劳动,这些女工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同时也让当地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每位女工都是生产者,她们为企业的进步贡献力量,她们的形象成为了濮阳县产业的一道璀璨风景。
新材料濮阳密胺泡绵助力航天
12月5日,濮阳绿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中展出了独特的密胺泡绵。这种材料在我国航天事业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例如,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成功发射,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踏上征程,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得到其保护,这些成就都离不开它的贡献。密胺泡绵轻便、吸音、隔热,工作温度范围在-200℃至260℃之间,能有效隔绝火箭的轰鸣声并吸收机器噪声,因此在航空、舰船和高铁等多个领域都备受青睐。
华夏神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濮阳市华龙区的华夏神木博物馆内,楠木与乌木引人注目。馆内“镇馆之宝”——金丝楠乌木,长度达24.5米,重量为60吨。此外,博物馆收藏有超过3000吨的乌木及300余件乌木雕塑。该馆是国内乌木展品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博物馆,同时也是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基地。这些乌木融合了木材的雅致与石材的韵味,历经岁月沉淀,显得尤为珍贵。
博物馆的独特布局体验
博物馆分为东西两个区域。西区以乌木为展示核心,通过水的流动、岩石的质感、树木的葱郁以及光影的变幻,为观众营造一场千年乌木“重生之旅”的沉浸式体验。东区则聚焦于濮阳6000年前的西水坡文化,展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星图。这种分区设计让游客能够全面而深入地领略文化精髓。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游览博物馆逐渐在当地形成了一种新的风尚。
古老乌木的吸引力
乌木享有“东方神木”的美誉。其生长历史超过3000年,并在地底沉睡了6000多年。此处聚集了3000年以上树龄的珍稀乌木,形成了一片令人叹为观止的“乌木林”。这些古老的乌木仿佛是无声的历史叙述者。它们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您是否愿意前来一睹其风采?期待大家对这篇报道给予点赞、分享并留下宝贵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