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在过去三年里,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实现了显著成效。其用水总量增幅仅为0.6%,却助力GDP实现了23.9%的高效增长。此外,再生水的有效利用为相关企业减轻了约1亿元的经济负担。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一系列亮点和创新措施,值得特别关注。

再生水成为企业新水源

瑞安节水黑科技大揭秘:0.6%用水支撑23.9%GDP增长,再生水年省500万  第1张

浙江天泽大有环保能源公司自2021年开始增设了一条取水管道。该管道全长3公里,连接江南污水处理厂,将再生水输送至企业。再生水是指经过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可再次使用的水资源。通过使用再生水,公司每年可节省约500万元的用水费用,其中仅冷却塔循环冷却所需的用水量就达100万吨左右,约占公司总用水量的一半。此举充分展示了再生水在降低企业用水成本方面的显著价值。在瑞安市,众多企业类似地采用了再生水,均从中受益于其在降低生产成本上的积极作用。

瑞安市建设了江南、江北两座再生水供应设施。这些设施每日可处理并供应5万吨再生水。此举为众多寻求稳定水源的企业提供了便利。特别是那些用水量大的企业,如印染业,得以实现稳定供水,进而减少成本。

再生水水质达标放心用

处理后的再生水呈现出清澈透明的特性,且完全无异味。该水质已满足浙江省准四类水标准,甚至超过了城市杂用水的水质要求。因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安心使用这种达标水质。在瑞安市众多工业生产环节中,对水质要求较高的领域,均能无后顾之忧地采用再生水。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印证了瑞安再生水处理设施的高效性。

实际情况表明,企业在使用再生水的过程中,并未遭遇产品质量降低等不良后果。这一现象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企业需在产品品质和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取得平衡。再生水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成本,成为企业青睐的关键因素。

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创新

瑞安市设立了“财政补助与企业自筹相结合”的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体系。该体系旨在激励现有工业集聚区推进再生水回收利用的改造工程。以经济开发区阁巷园区为例,已铺设7.5公里的再生水管道。华邦印染园作为主要用水单位,自主搭建了再生水利用设施,通过“点对点”的方式高效分配和利用非传统水资源。

瑞安节水黑科技大揭秘:0.6%用水支撑23.9%GDP增长,再生水年省500万  第2张

创新型的投入模式促进了企业对再生水的应用。众多企业依据自身条件,在此机制引导下,逐步向再生水利用领域拓展。不论规模大小,企业均能在该机制中探寻到适宜的再生水利用方案。这对城市范围内再生水利用的广泛推广具有显著价值。

再生水为企业减负过亿

瑞安市水利局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内,再生水改革使瑞安用水企业节省成本近亿元。这一成果显著。鉴于瑞安制造业繁荣,工业用水需求庞大,企业削减成本的任务尤为艰巨。再生水利用恰为解决此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众多企业通过利用再生水获得了实际利益,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减少生产成本,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这一亿元的减负效应,不仅体现在个别企业的财务报表上,更对瑞安市工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此举使得企业能够拥有更多资金用于研发投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再生水提升城市生态

再生水供应企业使用,同时亦能对河道水资源进行补给,促进水循环的改善,增强城市生态环境。以江北污水处理厂为例,其处理后的再生水被用于中塘河的生态补水。此举通过人工补给,增强了河道的流动性及水质,进而提高了河流的总体生态环境。

瑞安未来计划将再生水的应用范围扩展至道路灌溉和绿化灌溉等市政用水领域。此举有望在多个层面提高城市的资源使用效率。同时,也将对城市的水资源分布产生一定影响。这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长期目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企业节水意识逐步提高

瑞安市在工业水效改革方面进行了创新。针对不同行业、区域和等级,对工业企业进行评估与服务,确立了“效率至上、正向激励、反向促进”的原则。此举激励企业自发采取节水措施。例如,瑞安市人民医院瑞祥院区设立了雨水收集处理设施。2023年,该设施收集了3.46万吨雨水,与再生水设备处理的水一同汇入医院的再生水收集系统,每年大约提供6.5万吨符合自来水水质标准的再生水。这反映了企业在新的水效评价体系指导下,积极探寻节水途径。

观察瑞安在再生水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效明显,然而,其他城市是否能够迅速模仿并推广这一模式尚存疑问。我们诚挚邀请读者朋友们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