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能源领域转型步伐加快,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网络备受瞩目。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增强地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还促进了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各地依据自身特点和需求,纷纷开展多元化的微电网项目,这些项目的成果备受关注。
中德产业园微电网建设
中德产业园依据园区城市布局和建筑结构,推动清洁能源的实施。特别地,通过绘制风光资源分布图来优化微电网的布局,成为关键步骤。这一步骤基于园区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规划。此外,园区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分布式光伏的监控和信息数据的集成共享及分析,有效构建了区域数字孪生微电网,这对于增强园区的供电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
前疃村微电网示范成效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在前疃村建设的交直流混联微电网系统表现优异。该系统实现了光伏绿电在村内的东西方向输送和平衡,有效解决了光伏发电的本地消纳难题。同时,对光伏发电“自用为主、多余上网”的有序管理,为前疃村村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确保了他们能够获得稳定的电力供应,从而显著提升了村民的生活用电质量。
翔云镇微电网试点建设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翔云镇成为国网福建电力试点建设台区组共享储能型微电网的地区。该举措为特定配电变压器配备了储能供电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福建省内,如翔云镇般,高比例接入分布式光伏的乡镇数量众多,超过3000个乡村配电台区均受到这一模式的影响。因此,福建电力在这些区域推广此建设模式,显著提高了台区供电质量。
西洋岛微电网运行特色
西洋岛建成了具有源网荷储协同功能的并网型微电网。该系统运行模式灵活多样,既可独立于电网运行,亦能与主电网实现协同作业。在常规情况下,微电网与海缆供电形成互补,显著增强了岛上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同时,国网福建电力运用多项技术对岛上电力设施进行了自动化升级,实现了分钟级的“一键黑启动”功能。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岛上用户的用电可靠性,并显著增强了他们的用电满意度。
宁德海上渔排微电网项目
国网宁德供电公司所实施的“风、光、储、充、用”一体化微电网示范项目在海上渔排建设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项目具备实时监控能源子系统的功能,并能执行多样化的协调与控制操作,确保海上渔排的持续电力供应。该举措解决了海上渔排用电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缓解了海上生产生活用电的困难,显著提高了渔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养殖业向绿色低碳方向的转变。
各地微电网项目的意义
这些地区的微电网项目具有多重价值。环境层面,它促进了清洁能源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在民生领域,它提升了居民的电力供应稳定性。然而,项目目前遭遇了一些难题,例如建设费用问题。那么,各地应如何在未来继续优化项目推广并有效减少成本?我们期待读者的点赞、分享及评论区的观点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