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的建设成就了城市发展的核心节点。目前,桩基础工程的开工正式拉开了工程建设的序幕。10月12日清晨,旋挖机的轰鸣声回荡耳际,标志着航站楼与前高架桥桩基础施工的正式开始,这不仅预示了机场建设的关键环节,同时也为大连航空交通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40 万立方米混凝土、4.3 万吨钢筋!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楼桩基础工程正式开工  第1张

桩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桩基础是机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结构,其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该部分工程对确保机场主体结构的抗震能力与耐用年限极为重要。在遭遇地震等灾害时,桩基工程形成首道防线,维护了机场结构的安全稳定。同时,桩基础的质量直接关联到工程的进展和工期。因此,必须对桩基础工程实行全过程严谨监督,确保其满足设计规范。

工程规模与技术挑战

该航站楼及其相连高架桥的桩基项目,占地约20万平方米,范围涵盖桩基和楼前基坑。项目整体涉及约4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和4.3万吨钢筋的使用,工程体量巨大。由三千余根岩石桩构成的工程,直径在1.2至1.6米间,长度超过80米,是标准机场桩的三倍长度。这些数据不仅彰显了工程规模,亦凸显了施工技术的难点。

40 万立方米混凝土、4.3 万吨钢筋!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楼桩基础工程正式开工  第2张

地质条件与施工挑战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遭遇了深层的岩溶基岩等复杂地质环境,对施工进度构成重大挑战。为此,项目启动了试桩试验,针对金州湾地的桩基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确立,涉及钻孔、钢筋笼安装、混凝土浇筑和后注浆等环节。该试验不仅为桩基施工和监测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设计环节提供了重要依据。

试桩工程的成功经验

圆满完成试桩任务,为桩基工程搭建了坚实基础。此过程不仅验证了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实效性,还保证了桩体承载能力满足设计标准。丰富的经验积累对后续桩基施工提供了关键导向,确保工程高质量执行。

施工工艺的创新与应用

在桩基建设中,施工团队采用了全回转护筒及旋转钻进技术。这些技术集成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并确保了桩体质量。全回转护筒技术有效适应复杂地质,确保桩端牢牢嵌入硬岩层,满足设计承载标准。旋转钻进技术不仅保证了桩体品质,亦提升了施工效率,从而缩短了项目工期。

工期与质量的双重保障

40 万立方米混凝土、4.3 万吨钢筋!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楼桩基础工程正式开工  第3张

桩基工程,历时约一年半,对施工团队形成严峻挑战。为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团队必须实施高效管理和精确协调,同时严格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每根桩的施工必须接受严格审查,以确保其承载性能符合设计规范。项目进展顺利,因而得以确保其顺利实施。

未来展望与期待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桩基工程已正式开工,进而开启了项目建设的新篇章。随着航站楼和高架桥的相继竣工,大连的航空交通网络将迎来显著的发展机遇。这一进步不仅将重塑城市形象,亦将提供居民更便捷的出行选择。

在文章终章,提出问题: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的落成对大连城市进步有何影响?诚挚邀您留言分享观点,并点赞、转发,助力更多人了解这一城市建设的核心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