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会。首届洛阳桥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而刘氏家庙举办的蚝壳画体验环节尤为瞩目。游客踏入这座洋溢着古韵的家庙,仿佛回到了艺术斑斓的历史画面中。他们沉浸在蚝壳绘画的世界,笔触轻柔地在蚝壳上舞动,如同述说着古老传说的篇章。
刘以符先生,年逾八旬,全程策划了此次盛会。他不仅是活动的智囊,更是蚝壳画这一艺术领域的先驱。曾为中学政治教师的刘先生,早年便展露画技天赋。两年前,发现废弃蚝壳后,怀揣绘画之志,便在蚝壳上展开创新创作。他的作品不仅描绘了洛阳桥畔风光,还融入泉州地标如东西塔等元素,每一幅作品都流淌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蚝壳画的独特魅力
蚝壳绘画之特色不仅在于材料选择,亦凸显其独创的制作流程。刘以符指出,其创作通过巧妙利用蚝壳内凹的纹理,运用“顺应自然”的技法来描绘线条,并在波折中精心布局细节,赋予作品生动与活力。此种技艺不仅考验艺人的技艺,也磨练其耐心与创意。

蚝壳画艺术深植于丰富文化根基。刘以符的画作,精细描绘了家乡风貌,同时传承并弘扬了本土文化。他致力于借助此项技艺,让公众感受洛阳桥与泉州的韵味。蚝壳画如诗般柔美,不仅展现了泉州深厚的文化遗产,亦体现了泉州人民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刘以符的艺术人生
刘以符技艺之深不仅体现在其作品中,更体现在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他以蚝壳绘画为媒介,旨在让公众深入了解洛阳桥和泉州之美。其创作既是对地域景观的还原,亦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蚝壳画的社会影响
泉州文化的丰富性因蚝壳艺术的流行而增强,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体验。在访谈中,有人指出这些作品的增值前景广阔,刘以符在画作前强调:“泉州人的真正财富,非蚝壳艺术的物质价值所能比拟。”他还向记者阐明,蚝壳艺术不仅蕴含着家乡风情,亦为教育后人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宣扬了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蚝壳画在青少年教育中显示出积极社会影响。桥南社区的刘亚三干部表示,这种艺术形式有效吸引儿童参与和体验,融合了教育娱乐特色。通过制作蚝壳画,孩子们不仅深入了解洛阳桥与泉州的古老文化,同时也培养了艺术热情与创造力。
蚝壳画的未来展望
至今,刘以符的若干蚝壳画作已纳入泉州洛江区档案馆的收藏。此艺术手法生动展现了泉州深厚的文化遗产及独特地域特色,档案馆负责人希冀广泛群体能领略此独到艺术的独特魅力。展望未来,蚝壳画不仅在艺术领域,亦在文化传承中,展望无限。
预见蚝壳画对泉州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此技艺在增强旅游资源的展示与宣传效能、吸引游客方面显现显著成效。作为艺术形式,蚝壳画亦承载着文化传承,其于泉州文化旅游领域的贡献将持续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