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济源市太行路学校举办了第七届校园科技节。在“双减”政策的教育环境下,该活动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为学生们的科技创新之旅提供了指引,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济源市太行路学校积极响应“双减”政策,调整了教育策略。学校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书本知识,更需要科学精神的培育。凭借过去六届科技节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本次活动得到了有效支持。副校长姚亚光在开幕式上的讲话鼓舞人心,教导主任张桂军对活动安排考虑周全。这些举措充分展示了学校对科技教育的极高重视。学校正持续努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该学校长期专注于科学教育的提升。在省市级的科创竞赛中,该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成果为科技节的成功举办积累了丰富的人气与经验。同时,学校也在不断调整教育策略,以适应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三个场地的科技盛宴
此次科技节展览地点分布呈现出独特趣味,位于餐厅入口、一号楼与二号楼之间、二号楼与三号楼之间。这三个区域犹如科技领域的三个展示舞台。
各个场地陈列了学生们倾注心血的杰作。科幻画作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其中一幅完成于9月15日的作品,生动展现了人类在火星上生活的图景,高楼大厦耸立,科技氛围浓厚。至于科技小发明和手工艺品,学生们巧妙地利用了废弃物品。例如,一个由废旧电机改造的小型风扇,其叶片设计精巧,风力强劲。
知识与互动的交融
这里不仅有展示,更有科技知识专题竞赛和科技实验互动秀。
在科技知识竞赛中,题目种类丰富,涵盖了最新的科技成就。共有50名学生参与答题,面对难题,多数学生能迅速作出回应。互动环节尤为吸引人。实验中,学生尝试利用表面张力原理将曲别针放在水面,9月20日的实验中,80%的学生成功完成了这一挑战。压缩空气实验直观地展示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而在9月22日的吸管桥承重实验中,观众对材料力学有了新的理解。
学生有序参与
活动筹备小组细致安排。自9月16日起,学生分场次参与。涵盖1至7年级,每级学生数介于200至300人。
评委团队评判公正且态度严谨。他们在对优秀学生及班级进行评分时,细致入微。举例来说,某班级的平均分超过90分,在科技小制作项目中荣获佳绩。颁发获奖证书不仅是对学生成就的肯定,同时也体现了对学校科技教育成果的认可。
兴趣与素养的提升
多样化的活动点燃了学生的热情。此前对科学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活动结束后主动开始阅读科学读物。调查显示,大约有70%的学生对科学探究表现出了更高的兴趣。
科学文化水平的增强显而易见。例如,学生在撰写关于科技主题的作文时,词汇运用更加专业,逻辑结构更为严密。这种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以及对科学素养的增强,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并有可能激发众多学生投身科技行业的兴趣。
科技报国理想起航
科技节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热爱祖国科技事业的种子。活动结束后,众多学生确立了崇高的抱负。
六年级的李姓同学表达了他未来将成为航天工程师,致力于国家星际探索事业的愿望。另一些同学则计划投身新能源研究,以缓解国家的能源危机。此类活动促使学生们向科技报国的道路迈进。现场一位资深教师满意地表示,未来科技领域的战场上,或许会出现这些孩子们的身影。
您是否同样期待看到自己的院校举办一场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科技活动?我们热切欢迎您的点赞、留言以及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