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宁德港务集团发布重大新闻,宣布其18至20号泊位经过三年半的施工,已成功完工。这一成就对宁德地区具有深远影响,极大地推动了该地区的发展进程。
项目建设成果显著
宁德港务集团在项目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至目前,已成功建设了19个生产性泊位,包括7个5万吨级泊位和1个15万吨级泊位,年综合吞吐量可达5000万吨。特别是新近建成的18至20号泊位,表现同样出色。这些泊位包括3个新建的5万吨级通用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量达到625万吨。这些成果显著增强了宁德港的货物处理能力。
新建泊位在基础设施建设及功能规划等方面均展现出高标准。其通用泊位数量及设计通行能力均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为宁德港在航运领域取得更显著地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项目投资与开工
该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得益于稳固的资金保障和清晰的建设进度安排。总投资额高达12.73亿元,这一庞大资金投入凸显了宁德港务集团对项目推进的重视。具体到时间节点,项目于2021年5月20日正式启动建设。开工后仅一个月,即2021年6月,项目便被纳入交通运输部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名单。这一事实充分表明,该项目自启动之初便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期待。
项目启动的关键节点在于开工建设的实施,被纳入示范项目名录则凸显了项目在规划及初期建设阶段所具备的显著优势。每一笔资金投入都直接转化为具体的建设成效,每个时间点都记录了项目稳健发展的轨迹。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
项目开发非独立行为,涉及多方机构共同合作。宁德港务集团旗下的福建宁港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该项目的建设,而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则承担施工任务。在项目进展中,这两家公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设单位在项目规划、指导和资源整合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施工单位则是将设计图转化为实际成果的关键力量,凭借其精湛的施工技能和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逐步达成各项建设目标。这两个单位各负其责,协同作业,确保了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保质保量施工举措
宁德港务集团为保障项目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确立了具体的目标,并实施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旨在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在相关单位的紧密协作下,通过实施标准化施工和采用创新工艺等多种途径,为全省装配式高桩码头贡献了“宁德方案”。
施工标准化贯穿于各个阶段。在项目现场,设立了两处预制基地,其中场地建设、设备运用及钢筋加工安装均遵循标准化流程。通过持续技术革新,预制构件的品质得以提升,同时满足了流水线施工的高效需求。这些措施为构建优质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项目技术挑战与突破
18至20号泊位的水工主体工程难度大,挑战众多,建设团队始终坚定不退。桩基运输、沉桩作业的不确定性,码头横梁混凝土的大量潮汐浇筑,预制构件混凝土的常见问题防治,以及构件运输和安装的技术革新,这些均是需要攻克的难题。
该项目研发的浮式围堰施工平台,适用于大潮差海域进行桩基连接、截断及牛腿焊接等水上作业。由建设方和施工方共同组建的研发团队,独立研发了装配式高桩码头智能建造一体机,并安装预制构件。该一体机显著提高了安装效率,效率提升了29%,作业人员减少了42%,安装精度能够迅速达到1厘米,成功解决了多项技术挑战。
项目管理与研究成果
在项目实施阶段,安全管理与技术创新被置于核心位置。宁德港务集团致力于实施施工标准化,强化安全责任制,并定期举办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此外,该集团还进行了防台风和水下救援演练,荣获了2023年度的“平安工地”省级示范项目称号。施工方还采纳了智能工地建设理念,实施了智能门禁系统,确保了项目现场人员管理的可控性。
项目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全装配式高桩码头新型结构设计研究,二是预制横梁与纵梁新型部品化连接节点性能研究,三是全装配式高桩码头数字化建造技术。这些成果不仅涵盖了新理论、新结构、新工艺和新装备,还实现了项目智能建造一体机、UHPC灌浆料、T型桩帽结构等多项工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宁德港务集团18至20号泊位已顺利完工,此举是否会使宁德港口产业及福建航运业获得更显著的影响?期待各位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在评论区热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