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代表群体展现了广泛的代表性。这一构成并非寻常,它包括了工会工作人员以及来自各条战线的代表。这一特点在工会事业发展中成为了一个令人期待的积极因素。

成都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盛大开幕,55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工会发展大计  第1张

代表构成

成都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共计550名,涵盖多元背景。数据显示,其中工会工作者381名,占比69.27%,其中基层以上工作者93名,占比16.91%。基层一线职工及劳模先进代表455名,占比82.73%,凸显了对基层声音的关注。新经济及新社会组织代表171名,占比31.09%,工人代表54名,占比9.82%,农民工代表57名,占比10.36%。绝大多数代表,即93.82%,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显示出其高素质特征。各类代表齐聚一堂,无疑将为工会发展提供多角度的思考和指引。

成都市工会的活动展现了当前状况。该组织需应对基层多样化的群体,各代表所携带的需求和观点各异。随着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171名相关代表出席大会,他们将在会上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和发展领域等议题表达观点。这一现象体现了成都市工会内部社会结构多元化的趋势。

过往劳模评选成果

审视历史,工会在劳动模范评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劳动模范评选中,经过优化推荐流程,共推选出12位劳模。在省级劳动模范评选中,共有136人获评。此次评选中,来自成都的全国和省级劳模人数均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成就不仅体现在数字上。众多劳模背后,是他们为工作做出的卓越贡献。

在市劳动模范评选活动中,150名市劳动模范、30个市模范单位和50个市模范集体(班组)脱颖而出。这些个人和集体分布在成都的众多行业。他们凭借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赢得了荣誉,例如在制造业技术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他们成为了基层的典范和动力所在。

劳动奖项情况

劳动奖项的推荐评选中,表现突出。全国及全省范围内,共有148个单位被提名参评“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以及“五一巾帼标兵岗(标兵)”。在市级层面,“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的评选和表彰数量累计达5058个。这些奖项的涌现,反映了众多劳动者多年来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

成都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盛大开幕,55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工会发展大计  第2张

众多奖项是对众多岗位辛勤工作者的认可。在建筑工地,工人们在酷暑和严寒中辛勤劳作,其中可能有人荣获了相应奖项。这些获奖者体现了成都基层劳动者获得应得荣誉的典型。

弘扬工匠精神

工会致力于推广工匠精神,主动参与协办“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盛典。同时,组织了超过3100场“成都工匠”宣讲炫技活动,深入园区、企业和院校。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社会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

在成都,工匠精神得以在这些活动中广泛渗透。在职业院校中,学生们通过工匠的讲解,洞察到了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这启示了众人,即便是普通岗位,也能成就非凡成就。正如那些在车间中对产品精心打磨的技术人员。

技能成都建设成果

“技能成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成都市技能人才总数已超过295万人,高技能人才数量更是超过95万人。这两项数据在全省范围内占比持续上升。技能人才对于成都的发展犹如源源不断的活力。

众多具备高技能的人才为企业的创新注入活力。以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企业为例,他们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催生了推动整个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工匠政策制定与工匠学院

我国在工匠政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成功推出了国内首个尊崇工匠的政策,该政策已使16.5万名“成都工匠”受益。此外,众多区市县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措施。同时,设立了“成都工匠学院”,并成功举办了超过1000个项目。

这些政策与学院为工匠带来了巨大的激励。某机械加工厂的工匠得益于优待政策,生活得到了更多保障,因而能更加专注于技术革新与技艺传承。同时,工匠学院成为了他们交流技术知识的新平台。

关于这些工会的行动,您认为它们在成都市的未来发展可能带来哪些新的效应?期待各位在评论区发表见解,同时请点赞并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