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信保诚基金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指出,旗下某基金因未满足备案条件,合同未能正式生效。这一情况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市场上连续出现发行失败的基金案例,这一趋势加剧了公众的忧虑。

中信保诚基金发行失败情况

中信保诚基金发布通告,指出其管理的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增强基金未能顺利发行。截至今日2024年11月29日,该基金募集期已经落下帷幕。根据相关法规,基金要想成功发行,必须筹集到至少2亿元资金,并且有效持有人数量须超过200人。黄稚被选为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募集活动自2024年9月30日起至11月29日结束。

数据显示,仅需200位以上投资者即可满足基金持有条件,但达成2亿元募资目标却非易事。中信保诚基金未能突破此难关,最终导致其发行未能成功。

2024年基金发行失败潮来袭,中信保诚科创板基金未能幸免,背后原因究竟为何?  第1张

同行基金情况

今年四月,浦银安盛、永赢、中信保诚、万家四家基金公司申报的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增强型基金获批,标志着行业新里程。永赢、万家和浦银安盛基金分别在五月和九月设立。不过,中信保诚基金未能顺利成立。尽管已成立的基金已开始运作,但截至11月29日,其整体回报率仍未达标。

全市场发行失败增多

澎湃新闻报道,截至11月30日,今年发行的基金中,失败案例已达到13个,比去年的12个有所增加。这些失败基金涵盖了偏股混合型、混合型FOF以及被动指数型等多种类型。这一情况表明,当前市场在基金发行上遭遇了不少挑战,而投资者对新基金的热情似乎并不高涨。

主动权益基金困境

主动权益基金在市场发行方面遭遇了连续的冷淡期。今年,共有13只基金未能顺利发行,其中主动权益基金占比达6只,约占总数的半数。这一情况表明投资者对主动权益基金信心有所下降,同时也可能对市场未来感到担忧,这进一步影响了整体募集规模的扩大,使得发行失败案例数量增加。

指数基金以往情况

2024年基金发行失败潮来袭,中信保诚科创板基金未能幸免,背后原因究竟为何?  第2张

过去,多数募集不成的指数基金或ETF均归属于小众或冷门指数类别。这些指数的说明费用较高,使得投资者通常较为谨慎。但宽基指数型基金如科创板100,募集失败的情况较为罕见。中信保诚推出的科创板100基金未能成功发行,这一现象较为特殊,值得市场深入探究。

影响募资的因素

基金募资规模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市场状况、对未来市场的预测以及产品开发战略是三大关键因素。同时,基金管理团队的表现、历史业绩、发行渠道、产品费用比率以及投资者信心等因素也对基金的发行规模和速度有所作用。另外,公募行业专家提到,由于产品筹备周期较长,一旦获得批文,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且批文有效期有限,只能进行发行,这些条件都可能对基金最终的发行结果产生影响。

当前基金发行的市场状况下,您是否考虑继续投资新基金产品?欢迎点赞并分享本文,并期待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