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下,校园阅读活动已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途径。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小学近期举办的一项以班级为单位,名为“共读一本书”的阅读活动,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教育亮点。
阅读活动启动
近期,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小学主动响应书香校园的倡议,举办了阅读推广活动。活动覆盖了多班级,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促进了阅读氛围的营造。这一活动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精心策划和有序组织的长期实施,旨在为学生们打造一个持续深入阅读的场所。据悉,该活动将延续较长时间,旨在使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常态。此举在校园中播撒了知识的种子。大家是否认为这样的阅读活动有必要在更多学校推广?
师生共读日常
每月,师生共同阅读一本著作。教师以生动活泼的讲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午读课时,师生静坐教室,共同沉浸在书海中。酒泉路小学的午读课,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这段短暂而美好的时光里,师生关系得以拉近,孩子们对阅读充满期待。观察发现,许多孩子此前对阅读缺乏兴趣,但参与此活动后,开始自发寻找书籍阅读,这一变化无疑是积极的。那么,教师们又是如何挑选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共读书籍的?
家长参与阅读
每周三被定为阅读日,家长亦会参与其中,共同阅读。此举不仅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时刻,也是塑造家庭文化氛围的良好时机。孩子的阅读意识因父母的陪伴而增强。酒泉路小学众多家长反映,先前不知如何有效陪伴孩子阅读,参与此类活动后,学会了如何与孩子深入探讨书中的内容。比如,有些家庭过去晚上各自沉迷于电子产品,如今改为围坐一起共享阅读时光。不知您家是否也有类似的阅读安排?
六年级读老人与海
六年级一班的《老人与海》阅读课上,王瑶老师实施了独特的教学活动。王瑶老师与几位同学共同朗诵了书中的选段,老渔夫圣地亚哥的坚韧形象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他连续八十四天未能捕到鱼,但他从未放弃。课堂上,同学们通过充满情感的朗诵,深刻体会到了作品的力量。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中,学生们对圣地亚哥这一角色的理解更为全面。他们仿佛置身于那位孤独但内心坚强的渔夫之中,深切感悟到作品的深层含义。如此精彩的课堂无疑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在你们的学生时代,是否也曾有过这样难忘的阅读体验?
五年级读城南旧事
五年级一班的李雪老师在其《城南旧事》的导读课上展现了独特的魅力。李老师指导学生浏览目录,激发他们提出问题,进而点燃了他们对阅读的热情。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她还细致地设计了阅读练习,并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这一系列的教学步骤,帮助学生顺利踏上了阅读整本书的旅程。此方法为学生指明了阅读的方向,确保他们不是盲目阅读,而是有目的、有思考地阅读。大家是否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极为关键?
多种书籍阅读体验
四年级一班的学生沉浸在《中国古代神话》的世界,杨小娟老师引导学生感受神话的魅力,学生们通过绘画等途径表达对神话的热爱。三年级一班则通过伏娜老师的《格列佛游记》分享课,课堂氛围充满活力。二年级二班在李蕾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孤独的小螃蟹》的交流课,以游戏为媒介体验友谊与成长。每本书籍都为孩子们带来了独特的收获,每种阅读方法也为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那么,你认为哪种阅读教学方式更能让孩子们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