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了一场学术盛会——“汲物载梦·携理启航”第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论坛吸引了众多杰出人才,亮点纷呈。

汇聚众多研究生参与

当天,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52位研究生参加了活动。众多研究方向的参与成为活动的亮点。他们以海报和学术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在一号教学楼一楼大厅,海报展示涵盖了诸如毫秒脉冲星形成等众多深度和前沿课题。众多课题在大厅展出,直观展示了科研成果,让参观者对物理学领域的多个研究方向有了深入了解。此举也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了解物理科研成就的机会,无论年级和专业,都能有所收获。

此处不仅是成果展示的场所,还充当着学术交流的平台。研究生们在此公开场合中呈现他们的研究,从而让一些原本可能不为人知的卓越研究得以广泛传播。

教师担当评委

本次论坛邀请了九位资深教师担任评审。这些评审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为研究生的学术成果进行了专业评估。在三个分会场的学术报告环节,评审们与上台报告的研究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他们详细听取了研究生的课题介绍、研究方法和成果展示,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这些建议对研究生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他们从不同视角审视自己的研究,并为研究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思路。此外,教师的参与也体现了学校对此次学术论坛的高度重视,有助于提高论坛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性。

众多学子前来观摩

众多本科生与研究生踊跃参与论坛观摩。此乃知识与智慧交锋的盛会。各年级、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汇聚一堂,低年级学生热切期望从学长学姐的成果中汲取知识与经验,而高年级学生则能从他人成果中寻求灵感。此规模与影响力直观反映了论坛的价值,若非高质量学术论坛,恐难以吸引众多目光。此外,这种跨年级交流对营造学院学术氛围具有显著作用,有助于推动学术思想在各个知识层次间的交流与传播。

回顾论坛发展历程

自2020年11月起,该学院连续五年举办该论坛。论坛已逐渐成为学院的一大学术品牌。其独特的组织形式持续发挥着积极作用。多年来,论坛在推动学术科研跨专业交流融合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每一届的举办都逐步构建了促进不同专业学生学术交流的有效机制,持续提升学院研究生培养水平,助力培养顶尖创新人才。

见证学子成长

52名研究生论道学术前沿,华中师范大学学术论坛掀起科研风暴  第1张

李曼殊,2019届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硕士,目前为山东大学博士生,回忆起自己参与首届及第二届学术论坛的经历。这些经历对她科研生涯具有重要意义。在论坛上,她分享研究成果,促进了多方面能力的增长。特别是学术表达能力的提升,公开阐述研究内容对众多研究生而言是一大挑战,亦是一段成长历程。同时,她从他人那里获得了宝贵建议和专业的反馈,并拓宽了学术视野,这些都为她未来的深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未来展望

俞云伟副院长在谈及论坛价值时指出,该论坛不仅是研究生展示交流的场所,也使他们得以接触不同研究领域。学院亦计划提升论坛品质,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此外,学院鼓励学生展示更卓越的学术成果,此举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营造更优质的科研环境与支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前沿技术对物理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学院期望学子紧跟科技潮流。通过这些措施,相信学院学术研究将迎来繁荣发展。

您是否对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的下一届会议抱有更多期待,希望看到更多创新成果的呈现?我们诚挚邀请您点赞、转发及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