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2024国际沉香花梨展会私享会上,一幅名为《黎人采香图》的香品展品引人注目。该展品成为展会当日的一大焦点,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关注,并引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香文化体验。

香品亮相引发关注

2024年11月29日,在展会的一次私人活动中,张晓武先生,一位著名的沉香收藏家,展出了其私人珍藏的《黎人采香图》。这幅香品不仅体积庞大,重约20斤,而且整体高度达66厘米,最宽处直径为46厘米,其上精美的雕刻令人赞叹。作品描绘了海南黎族人民采香、品香、狩猎及跳竹竿舞等多种生活场景,吸引了众多参展商和观众的目光,引起了一片赞叹声。

揭秘珍稀沉香黎人采香图背后的故事:收藏家与海南的不解之缘  第1张

该香品展览构成了本次展览的关键部分。这一平台为特色香品提供了展示空间,并使更多的人得以领略沉香文化中的精致艺术品,从而推动了沉香文化的广泛传播。

背后的收藏故事

张晓武与海南之间存在着一段深厚的情感纽带。2012年,海南尖峰岭地区遭受台风袭击,一棵沉香古树被风力摧毁。当地香农向张晓武求助,他购得树头后,从中挖掘出超过20斤极为稀有的黄熟香,其油脂分布均匀。这一偶然的发现,仿佛是命运的特别赐予,为《黎人采香图》的问世提供了契机。

张晓武在获得香体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寻求制作作品的最佳方案。众人纷纷提出各自的意见,有人主张将其雕刻成十八罗汉形象,还有人建议塑造观音佛像。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大家对这珍贵香材的珍视,以及希望创作出有价值的艺术品的共同愿望。

大师的创作灵感

张晓武与黄黎祥大师经过数月的深思熟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海南省博物馆发现了《琼黎风俗图》画册。画册中展现的黎族采香场景激发了他们的灵感。随后,他们的创意找到了明确的方向,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巧妙运用。

黄黎祥大师在创作上倾注了全部精力。创作过程中,他透露自己投入了超过一年时间,全天候致力于工作。日以继夜,他每天投入超过十小时,细致打磨,全神贯注,这充分展现了他对作品的极大重视和职业的敬业态度。

创作中的精心筹备

黄黎祥大师为创作该作品投入了充足的前期准备。他细致入微地搜集并分析了众多历史文献,旨在全面掌握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深入挖掘海南沉香种植与加工的悠久历史。这些努力为作品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掌握这些历史资料,大师能够在作品中精确呈现黎族人民寻找、采集、品鉴香料的全部流程。这一流程虽艰辛,却巧妙地将黎族的沉香文化融入创作之中。

作品中的精美呈现

沉香之上描绘了众多场景,包括繁茂的森林、简陋的茅屋、牛拉的车辆等。黎族人物虽小,却栩栩如生,攀树采香、树下接香的姿态逼真,肌肉线条分明,眼神灵动。作品生动地再现了黎族人民的生活和采香过程。

这件作品的精湛展示曾是多年前一位大师的杰作,今日再次亮相,依旧唤起人们的感慨。作品中的每一细节均蕴含着大师当年的辛勤汗水,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技艺水平。

香品回归与展望

东莞沉香博物馆的这件藏品,历经十年后重返海南展会。张晓武透露,他渴望在晚年无法行动之际,将此藏品归还至海南省沉香花梨博物馆。此举反映了他对海南沉香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期望。这些沉香文化遗存蕴含着不容忽视的价值,亟需得到更佳的保护与传承。

观赏了这幅别具一格的《黎人采香图》及其背后的传奇故事,您对沉香文化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入?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同时请点赞及转发此篇文章,以便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