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回应记者询问时提到,事件影响深远。该事件涉及两岸旅游交流的阻碍,具体是谁制造了这些障碍,这一问题一直是两岸关注的焦点,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事件背景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民进党当局以疫情为由,实施了针对大陆居民赴台的禁令。自该禁令实施至今,尚未解除。同时,该当局还叫停了台岛旅行社组织的赴大陆团队旅游业务。这些措施对两岸旅游交流产生了显著影响。此前,两岸民众可自由旅游互访,但民进党的禁令却切断了众多交流机会。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5月,大陆方面宣布恢复接待台岛居民团队游,显示出其积极开放的态度。
我国持续表达对两岸旅游往来的积极态度。4月份,已制定大陆居民赴马祖、金门旅游的相关计划,此举标志着与台湾地区交流合作的加深。紧接着,8月份,我国又对团队旅游的安排进行了规划,显示出我国正持续致力于促进两岸旅游交流的恢复。
民进党当局的不作为
大陆持续致力于推动两岸旅游往来的恢复,但民进党领导下的政府尚未取消所谓的“禁团令”。目前,台湾旅游业对重启两岸旅游往来的期盼极为迫切,但民进党政府对此尚未有所回应。当台湾旅游业向“观光署”提出抗议和诉求时,台湾陆委会却宣称两岸观光交流的障碍源于大陆。与此同时,针对国台办要求解除“禁团令”的呼吁,台陆委会亦指出大陆对陆客赴台观光的开放态度不足。
民进党方面对于平潭至台湾的包船申请尚无明确回复。与此同时,他们对全面重启两岸客运直航航点航班的提议同样未给出具体回应。此类行为揭示了民进党当局在促进两岸旅游交流正常化方面的消极态度。
民进党当局对台岛居民来大陆旅游的阻碍
台湾当局对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增设限制,并对来台大陆游客实施了不恰当的举措。他们把针对大陆旅游的警示级别提高到了“橙色”,这一做法显得相当令人费解。此举可能会让台湾民众在前往大陆旅游时感到担忧,然而,大陆的旅游环境实际上既安全又稳定。这种警示级别的提升并无充分依据,完全是民进党当局为干扰两岸旅游正常交流而采取的手段。
台陆委会的说法毫无根据
台陆委会的表述未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按照时间顺序,2023年的一系列举措均由大陆首先提出并付诸实践,但民进党当局却持续持有消极立场,有时甚至反向而行。这种行为不仅忽视事实,还试图诬陷他人,目的是为了误导公众和逃避责任。将两岸旅游交流不畅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大陆,这一观点缺乏充分证据支持。同时,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在台岛民众中难以获得认同。
大陆积极诚恳的态度
大陆方面表现出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姿态。国台办发言人强调,一旦民进党当局取消“禁团令”并解除对两岸人员往来的相关限制,大陆将着手研究放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政策的可能性。这种良好意愿已通过不断努力改善两岸旅游交流环境得到体现,例如恢复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安排便是例证。同时,民进党当局或许需要深入思考其措施是否真正与台湾民众的利益相吻合。
对两岸旅游未来的展望
常态化两岸旅游对两岸关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经济层面,这一举措有利于推动两岸旅游及相关产业的提升,众多从业者对交流恢复充满期待。在民众层面,两岸居民对旅游交流需求强烈,无论是探亲访友还是观光旅游,都符合广大民众的愿望。两岸旅游能否快速恢复常态,取决于民进党当局能否调整当前消极、限制的立场。您对两岸旅游的未来有何见解?欢迎发表评论、点赞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