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浙江温州洞头区东屏街道的东岙村遭遇了众多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村里的沙滩遭受严重破坏,多数村民以捕鱼为业,但收入微薄,令人忧虑。2003年,浙江省推行“千万工程”,为东岙村带来了转机,该村借此良机,开启了变革之旅。

过去的东岙村困境

东岙村曾面临沙滩破坏严重,海洋生态环境受到较大影响。当时,村民大多依赖捕鱼为生。受限于渔业资源稀缺和单一产业格局,村民人均收入极低,生活仅能维持基本温饱,境况堪忧。这不仅降低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也限制了村庄的整体发展。东岙村地处沿海,理应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现状却使村民陷入贫困困境。

震撼!曾经渔村捕鱼为生收入薄,如今80万人次游客助力致富?  第1张

东岙村为何呈现衰落态势?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过度捕捞行为对渔业资源造成了无法恢复的破坏;其次,环境保护和规划不足,致使沙滩等自然资源遭受破坏。在这种不良循环中,东岙村的发展遭遇了困境。

千万工程带来转机

震撼!曾经渔村捕鱼为生收入薄,如今80万人次游客助力致富?  第2张

2003年,浙江省推出了“千万工程”。该工程犹如指引方向的灯塔,为东岙村的发展照亮了道路。自那时起,东岙村开启了变革的新篇章。村庄实施了全面的规划和建设,从环境整治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每一步都稳健前行。

村庄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完善,环境卫生状况显著改善,昔日破败的面貌正逐渐褪去。政府的指导和扶持极大地增强了村民们的信心。在政策激励下,村民踊跃投身于村庄建设,他们深知要改变生活,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这种强烈的愿望正成为推动村庄发展的强大动力。

震撼!曾经渔村捕鱼为生收入薄,如今80万人次游客助力致富?  第3张

生态保护优先

东岙村近年在“生态蓝湾”整治项目中,将生态保护作为首要任务。该村对沙滩的利用进行了重新规划,严格禁止一切损害沙滩和海洋生态的行为。生态保护观念已深入人心,每位村民都具备了这种意识。

村民自主组建了环保团队,他们定期对海滩垃圾进行清理,并对渔业捕捞是否合法进行监督。海洋生态状况逐步改善,鱼类、虾类、贝类等生物数量逐渐上升。这样的优质生态环境为今后产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否则,无论是旅游业还是渔业,均难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旅游产业崛起

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后,东岙村将注意力转移至旅游业。目前,渔家乐餐饮和海岛民宿等旅游项目迅速增多。统计数据显示,特色民宿已超过九成。2024年,东岙村吸引了近八十万游客,这一数字显著推动了当地消费增长。

震撼!曾经渔村捕鱼为生收入薄,如今80万人次游客助力致富?  第4张

游客的到访促进了村里消费的增长,涵盖了住宿、餐饮、购物和娱乐等多个领域,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依托旅游业,村民们的收入来源得以扩大,他们现在能在自家门口赚取收入,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村里的年轻人不再需要远离家乡去打工,他们纷纷投入到旅游业的运营中,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活力。

就业与共富模式

东岙村旅游业迅猛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超过700个就业岗位。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不仅让村民实现了收入增长,同时也便于他们照看家庭。此外,村庄共同富裕的模式正逐步加强,先富帮后富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震撼!曾经渔村捕鱼为生收入薄,如今80万人次游客助力致富?  第5张

一些村民在经营民宿取得成效后,乐于将经验分享给同村的其他人,并在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东岙村由此凝聚起一股团结向上的力量,村民们共同努力,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为这个小渔村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现状与展望

震撼!曾经渔村捕鱼为生收入薄,如今80万人次游客助力致富?  第6张

11月27日,东岙村呈现繁忙与希望交织的景象。村民在空地晾晒油鳗,民宿餐厅正在进行改造升级。陈坤球村民正晾晒油鳗干、打扫民宿房间,这些场景共同描绘出村民充实而幸福的生活状态。

东岙村在可见的积极变化之后,仍将不懈前进。随着生态保护持续加强,旅游业持续提升,东岙村有望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向世界展现其渔村的新形象。然而,在旅游高峰期游客涌入与生态环境承受力之间如何取得平衡,是东岙村未来必须考虑的议题。同时,我们也期待读者们对东岙村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若您认为本文有益,请点赞并转发,让更多人认识这个正发生美丽转变的东岙村。

震撼!曾经渔村捕鱼为生收入薄,如今80万人次游客助力致富?  第7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