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丘北县树皮彝族乡,白色姑村和所红村的1000亩中药材陆续进入收获期。这一现象洋溢着希望与活力,充分体现了该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果。
中药材采收场景
目前,步入树皮彝族乡白色姑村的黄精种植园,眼前呈现一片热闹景象。村民们正忙碌地挖掘黄精,谨慎地挖掘并细心地清除附着其上的土壤,随后将其装入袋中。他们的面容上挂着满足的微笑。所采挖的黄精品质优良,体积硕大且颜色鲜艳,这昭示着丰收的季节已经到来。这一丰收局面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收益,并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揭示了中药材种植的巨大潜力。在黄精种植园中,汇聚了村民们的辛勤汗水,这成为了大家共同的心血成果。
在此时此刻,黄精的收获同样达到高峰。村民们提前准备妥当,季节一到便赶往种植基地。他们亲手采摘,获取这些珍贵的中药材。每挖出一株黄精,都承载着村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所红村黄精产量与效益
云南康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所红村今年的黄精种植成绩斐然。30亩的黄精已进入收获期,单亩产量高达5吨,总计预计产量达150吨。以每吨12000元的市场价计算,每亩产值预计可达6万元,整体产值预计超过180万元。这一收益对所红村而言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些收益将以不同方式分配给村民,并用于村庄建设。公司之所以能收获如此丰硕的成果,与当地优越的种植环境密不可分,当地具备种植黄精的理想条件。
公司对管理环节投入了大量努力。从黄精种植的各个环节,到最终收获阶段,每一步都经过细致操作。如此,黄精的产量得以满足预期,公司亦能获得显著收益。这一成果,是公司与当地环境和谐协作的体现。
公司种植基地情况
自2021年以来,云南康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树皮乡积极投入资金,致力于种植基地的建设。已建成5个中药材种植基地,总面积达1050亩,涵盖黄精、重楼、金银花、郁金和金果榄等品种。公司不仅从事种植,还全面支持村民。从育苗、种植、收购、加工到销售,公司均有涉及。同时,公司在农业技术研究上不懈努力,为农户提供中药材种植技术的详细指导。此外,公司还在树皮乡投资建设了一个大型烘烤厂,该厂年产量可达600吨黄精干货。这些举措均旨在构建完整的药材产业链。
该布局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规划种植区时,充分考虑了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此举还促进了众多农户加入中药材种植行业,这种全面推动的模式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
公司发展模式
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进发展,其目的是构建完整的药材产业链。公司为合作的农户提供全方位支持,涵盖种子、种苗、农资和全程技术辅导,并承诺签订商品收购协议。例如,董事长普国东,作为白色姑村本地人,将加工车间设立在村里,便于村民在家门口参与中药材生产各环节。此模式为农户带来安心,消除了他们对种植后销售等问题的顾虑。
该模式确保了企业原料的稳定供应,同时促进了农民的经济发展。企业得以从原料源头把控产品质量,而农民则降低了涉足中药材种植领域的不确定性。此模式将企业与农民紧密联结,构建了一个协同发展的共同体。
重楼黄精采挖成果
普国东负责人透露,近期基地已挖掘出40吨重楼,每吨售价达4.8万元。此次黄精采挖为种植三年后的首采。基地每日有60名工人作业,日产量约达100吨。挖掘完成后,公司将进行药材的初步处理,随后分发给全国各药厂。此批量且有序的采购与加工流程,保证了药材进入市场。药材品质得到保证,销售途径亦保持稳定。
工人的辛勤劳动促进了采收效率,同时,公司健全的加工和销售网络保障了收入。这种有条不紊的产业链运作使得当地的中药材产业持续向好,并吸引了更多农户加入。
带动示范效应
今年,公司在树皮乡开展了新的种植业项目,包括续断和郁金示范基地。公司采用了极具吸引力的扶持模式,为农户提供种子补贴、全程种植技术支持,并承诺保底收购。此举旨在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预计总种植面积将达到5000亩。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树皮乡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将特色产业视为推动乡村发展和增加村民收入的关键途径,已引进企业种植中药材超过1000亩。副乡长谢尚文对此充满信心,他相信中药材产业具有显著的致富潜力,投资千元可望获得万元回报。未来,公司计划在康翔公司的引领下,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通过观摩学习、政策支持等多种方式,激发周边村民参与,提升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该示范基地的构建,堪比一个示范模板,向周边农户展示了学习和参考的范例。过去,农户可能对参与中药材种植持疑虑态度,而现在,得益于这种带动作用,他们的参与意愿有望显著增强。那么,读者朋友们,你们认为这种模式能否持续有效地推动当地所有农户投身中药材种植?期待大家的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积极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