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成果显著。企业提出问题,科研院所贡献智慧,这种模式持续产出创新成果。这一合作模式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先正达合作项目
自2022年起,先正达集团与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共同开启了30项“揭榜挂帅”计划。众多科研团队积极参与,共同致力于项目攻关。这些行动促进了种子及相关产业的进步,提升了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推进新型生产力发展的当下,这种合作模式为种业创新构建了一条从实验室到民众餐桌的实用途径。这不仅满足了市场需要,还为其他领域提供了值得学习的榜样。
凝基新材创新成果
北京凝基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在先进制造链展区备受关注。其研发的凝胶冰雪冰板,通过创新水凝胶材料和工艺,实现了升温不融化和不滴落的特点。这一成就得益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的材料创新。在校方支持下,企业与相关部门共同搭建了研发测试平台。目前,凝胶冰雪在冷链物流、户外冰场、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有效加速了成果转化,并成功应用于商业运营。
GE医疗国产化成果
GE医疗展台展示了多地区产业集群共同研发的创新成果。中国区总裁兼CEO张轶昊透露,公司已与超过1000家国内供应商合作,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国产化突破。通过构建供应链生态系统,公司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区域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就反映了企业在供应链建设上的深入探索,同时也显示了企业在国际合作与国内市场发展中,对技术自主性的追求,为医疗行业的进步增添了新的动力。
浪潮云洲协同机制
浪潮云洲展台的主管指出,他们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橡胶、轮胎及专用车产业群紧密连接。借助平台和供应链数据,他们建立了产业上下游的协同运作机制。通过这种模式,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能力提高了30%,而产业链的交易成本下降了5%。这一成果充分展现了数字化在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效能方面的显著影响。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这种协同机制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用技术集团联盟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紧密关注国家战略与国际竞争前沿动态。公司携手60多家企业、院校及研究机构,共同创建了“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建立了涵盖基础和前沿技术的技术支撑体系。此举有利于整合资源,攻克数控机床领域的关键技术难关,增强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企业共享共创理念
高禄峰,九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提出企业应采纳共享共创的理念。这一理念有助于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互补。在链博会上,众多企业的成功展示正是基于这种思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单个企业的实力有限,而共享共创有助于突破企业的局限性,实现多方互惠共赢的局面。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着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紧密结合,并采取强化企业核心作用等策略。各界普遍关注,这种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协作的模式,是否将引领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我们期待广大读者点赞、转发文章,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