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对于促进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保障人类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方面,山东省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共同策划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山东实践》专题报道,记者深入示范县进行实地调查,挖掘相关故事。其中,微山县取得的成果尤为引人注目。
曾经荒草丛生的塌陷地
微山县煤矿资源充足。然而,长期以来以矿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引发了诸多问题。煤炭开采规模庞大,导致采煤区地面塌陷,每年新增塌陷地约3000亩,形成多处生态创伤。这些区域荒草蔓延,积水成灾。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阻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然,这种状况亟待得到改善。
当前生态美景与昔日的塌陷地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显得荒芜破败。采矿活动导致土地丧失了原有的活力与作用,引发了当地居民的忧虑。恢复这片土地的生机,成为了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有效的复垦发展模式
微山县积极开展了探索。他们通过外出考察和聘请专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建了一种独特的复垦模式。近年来,该县在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投入资金达9.59亿元。实施了72个针对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项目,治理面积接近8万亩,恢复耕地近4万亩。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该县在治理上的巨大投入和显著成效,使广阔的土地重新具备了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该复垦模式为其他遭遇相似困境的地区提供了借鉴。工业开采等行为导致许多地区出现土地沉降等问题,微山县的成功实践有助于这些地区减少探索期,避免走弯路,迅速高效地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生态农业园亮点多
治理后的土地之上,生态农业园已建成。该园区的一大特色是智慧平台的运用。通过构建先进的智慧农业系统,园区能够对鱼类生长状况及水质进行实时监控。同时,与南四湖管委会的技术部门实现联网,渔业专家能够提供远程指导。
生态养殖技术成效显著。采用微生态制剂与“三池两坝”系统,养殖废水得以循环利用,实现了零污染排放。年产量达到二十万斤,年产值超过一千五百万,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推动了农业与旅游的融合。此举不仅大幅提升了农业园的经济收益,也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采煤塌陷地渔业大发展
杜廷作为园区管理员,在渔业养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令人感到自豪。他养殖的鲈鱼总量接近4万斤,预计产值将超过70万元,即将投放市场。这一成绩充分展现了该地区渔业养殖的兴旺态势。
渔业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增长。鱼苗供应、渔业养殖设备以及服务行业均从中获益。此举为当地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增强了经济动力。同时,也丰富了以生态为核心的产业形态。
矿山绿色建设推进
付村煤业在治理煤矿塌陷区域的过程中,同步推进了智慧矿山的建设。公司投入了1.68亿元资金,用于建设包括采煤和掘进在内的智能化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使得87个岗位得以精简,主泵房和变电所实现了无人值守。此举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工作安全性。
岱庄煤业正在推进填充开采示范区的建设,运用了膏体充填开采技术,该技术具备多方面优势。截至目前,微山县的9座矿山均已达标绿色矿山建设,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成为节约集约示范县
2023年伊始,微山县的付出获得了官方肯定。国家自然资源部将其列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矿产资源类)”。这一称号是对该县在土地整治、矿业进步、生态保护等领域所取得全面成就的表彰。
微山县的成效,其他地区能吸收多少?期待读者点赞并分享此文,同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