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上演了一幕温馨场景。该校初一年级的学生自发组织了一次聚会,他们回到曾经就读的小学,主要目的是拜访他们的班主任龚淑芬老师。这次相聚的背后,蕴含着龚老师独特而感人的教育经历。
独特的相处模式
龚淑芬老师与学生们共度的六年课间时光充满了温馨。她不仅陪伴孩子们进行跳绳、五子棋游戏和吟诵古诗,更以全身心投入其中。这种陪伴不仅限于简单存在,而是共同参与其中。她的付出培养了一群同样热爱游戏的学生。这种教育方式在当今教育界显得尤为罕见,它不仅仅是严肃的传授知识,更是一种充满乐趣的互动体验。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他们欢乐游戏的身影,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种互动模式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观念发生了转变,原本可能显得单调的校园生活变得趣味盎然。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学习而且成长,这一变化显著提升了他们对知识学习的期待,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
幽默的教育方式
龚淑芬的言谈充满趣味与幽默,因此赢得了“幽默大师”的美誉。在课堂上,她的言辞更是机智生动。记得在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时,她注意到有学生分心,却没有责备。她以一句“看,你就是那只‘飞向蓝天的恐龙’,赶紧回到教室,别飞到电扇上去了”,既逗乐了学生,又巧妙地让分心的学生重新集中注意力。
例如,当崔同学随意丢弃纸飞镖之际,她戏谑地说:“江湖传说有‘小李飞刀’,我们班也有‘小崔飞镖’。若全班同学皆擅奇技,恐怕这江湖便会陷入混乱。”这番幽默的话语让崔同学在欢笑中意识到错误,并改正了她的行为。这种巧妙的言辞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教育智慧。
创新的语文教学
龚淑芬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在讲解《竹节人》这一课时,她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竹节人,并组织了一场“斗竹节人大赛”,让学生深入感受课文中的场景。在教授《太阳》这一篇课文时,她邀请学生上台模拟星球的公转和自转。此外,她还引导孩子们以现代的方式演绎古诗词,利用晨会时间,仅用10分钟进行唱跳活动。
她的创新教学方法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在过去的6年里,他们成功将超过100首古诗改编成歌曲,并熟练演唱。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古诗词的魅力,而非仅仅是机械地背诵。
对学习的积极影响
刘诗萌已步入初中阶段,然而提及小学岁月,她仍不禁露出笑容。在她看来,龚老师宛如一位亲切的“玩伴”。在龚老师的陪伴下,学习变得既有趣又充满期待。这一描述恰好精炼地展现了龚淑芬老师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当前,学习压力沉重,众多学生感到学习过程乏味。但龚淑芬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并认识到学习蕴含的丰富内涵与价值。
背后付出的心血
赢得了学生的赞叹。龚淑芬在教授五子棋的过程中,经历了连续多场的失败,甚至被淘汰出局。然而,她在下班后投入大量时间,通过人机对战苦练棋艺。最终,她掌握了技巧,棋艺突飞猛进,令学生们对她的进步感到震惊,纷纷要求与她对弈。
这种努力旨在超越游戏胜利本身,它更体现了一种榜样的教育力量。它旨在向孩子们传达一个信息:不懈努力定能带来进步。
收获的成果
龚淑芬在跳绳、踢毽、飞花、成语接龙等游戏中展现出高超技艺,被誉为“专家”。孩子们通过与龚老师的互动和自我展示,不仅收获了友谊,还体验到了快乐与自信。这些经历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心理发展具有长远影响。
你是否同样期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这样的良师?期待您的点赞与分享,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