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12345平台全链条监督问效,工单闭环率达100%,满意度飙升至98.2%  第1张

近期,公众对社会治理的成效与效率表现出了高度关注。在如皋市,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借助12345平台实现了多项成果,这些成果正是民众所期望的正面转变。

近两年来的成果

如皋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近两年成绩显著。该中心借助12345全链条监督问效平台,广泛开展了工单分析等活动。据悉,已发出76份提醒函和会办单,促进了9459件事项的闭环管理。关键问题解决率达到了100%,重复来电率较之前下降了37.8%,民众满意度由97.33%增至98.2%,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平台的高效性和价值。无论是函件数量的增加,还是数据指标的提升,都证明了平台的重要作用。

如皋社会治理受益匪浅,该成果显著提升了民众与相关部门的互动感受。市民提出的问题得到了更加主动和高效的解决,同时在优化社会资源分配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推动作用。

平台的建立与突破

去年,如皋成功搭建了12345全链条监督问效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关键性进展,解决了以往人工识别工单难以实质性完成的问题,避免了程序性办结与实质性办结工单难以区分的困境。新系统具备自动识别、抓取和汇总未实质性办结工单的能力。此举显著提升了工单处理的精确度,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并在处理市民诉求上实现了更加及时和高效,颠覆了传统的工作流程和模式。

如皋市依托技术创新,正加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进程不仅增强了该市的城市治理水平,而且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今年的平台运作情况

截至目前,如皋该中心依托全链条监督问效平台,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中心已成功收集5413件承诺事项工单和1848件执法工单,同时自动识别并收集多次来电、跨区域等异常工单,构建了疑难复杂工单库,并实施分级分类的数据库管理。此举有效提升了镇街、部门和村居承办人员的工作分析及研判能力。同时,中心还设立了“211”工单会办机制,以每周两次、每月一次、每季一次的频率推进工作,确保了企业和群众诉求的快速处理。

平台运行模式确保了工作的有序性,增强了处理工单的精准度。工单分类管理和会办机制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基层治理中各类诉求的流畅解决,显著提升了服务公众的整体质量。

企业排污案例呈现

近期,一起事件显著展现了该平台的功能。在如皋市搬经镇,一家公司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排污口,将废水排入外部排水沟,引发了公众的多次投诉。12345全链条监督问效平台对此工单进行了精确分类,将其识别为承诺办理、执法监督和群众不满类工单,并指出可能存在未彻底解决的问题。紧接着,市域指挥中心与多个部门,包括市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环保局和搬经镇政府,共同开展了现场调查。

处理工作全面而细致。镇政府成功协调企业铺设污水管道,企业按照标准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同步清除了排水沟,从而彻底解决了相关投诉。这一事件表明,平台能够精确识别问题,多部门协同处理效率显著。

对公众的影响

治理结构高效,公众受益显著。市民可通过12345政务热线迅速反映问题。全链条监督确保他们得到迅速且有效的答复与处理。在类似企业排污事件中,诉求人可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公共环境改善,生活受影响的风险降低。

此举亦显著提升了公众对政府治理效能的信心。随着一系列问题的逐一解决,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与生活满意度均有所增强,进而形成了一种正向的良性互动。

未来的展望

如皋市取得的成果引人注目,然而,人们不禁要思考,这种模式能否在未来持续改进并广泛推广。如皋市有望进一步挖掘12345全链条监督问效平台的潜力,提升数据利用率和问题预判能力。同时,应探讨如何将成功经验推广至更多地区,为我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各地可借鉴如皋经验,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治理路径,提升治理水平,增强民众幸福感。我们期待读者在评论区展开讨论,并欢迎点赞及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