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医药子公司轩竹生物冲刺港股,3.08亿收购股权引爆市场关注  第1张

轩竹生物,作为四环医药的子公司,原计划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然而,今年五月,公司宣布了这一上市计划的暂停。随后,轩竹生物调整了其战略,将重点转向了港股市场。这一战略调整,相当于在企业棋局中更换了一个关键棋子,因此引发了众多投资者的极大关注。

轩竹生物港股上市进展

11月25日,港交所官方网站公布,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其上市申请。此举标志着该公司正式进入港股市场的关键阶段。在此之前,11月12日,四环医药发布了一则公告,提出将轩竹生物的股份进行拆分,并计划在港交所主板进行上市。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四环医药的股份分拆上市申请已获得港交所的正式核准,审批流程高效有序。

轩竹生物的上市请求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众多人士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渴望知晓,在先前在科创板遭受失败后,轩竹生物在香港资本市场的具体表现。

科创板上市终止原因

轩竹生物在科创板上市过程中遭遇挑战。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于2023年3月8日发布的信息,其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申请被推迟审议。原因在于公司需进一步阐述其研发产品技术的优势、未来的商业策略及具体执行计划等关键信息。紧接着,四环医药宣布撤回对轩竹生物IPO的申请。这一决定综合考虑了轩竹生物的业务进展、战略布局以及当前资本市场状况等多种因素。

市场竞争在资本市场日益加剧,企业上市过程面临诸多挑战。轩竹生物在科创板上市的努力未能达成目标,向业界发出了警示,凸显了企业在筹备上市时需对各项环节进行严谨的评估。至于其他计划上市的企业,它们是否从轩竹生物的挫折中吸取了经验,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消息。

分拆在港股上市的意义

四环医药子公司轩竹生物冲刺港股,3.08亿收购股权引爆市场关注  第2张

11月25日,四环医药在公告中详述了轩竹生物的拆分方案及其拟在港股市场上市的消息。此举旨在聚焦公司战略发展,优化业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和扩张阶段的轩竹生物,此拆分方案有利于其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四环医药此举是为了在公司独立上市平台上展现其在集团分拆后的投资价值,及其对股东的意义。对企业而言,合理的布局和规划对未来持续成长至关重要。一旦分拆上市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企业将焕发新的生机。

四环医药在轩竹生物中的权益

根据招股书信息,在特定时间节点,四环医药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持有的股份,间接拥有了轩竹生物大约56.47%的股份。这一股份比例揭示了轩竹生物与四环医药在股权上的紧密关系。

四环医药在轩竹生物股权中所占比例对轩竹生物的决策和运营至关重要。自轩竹生物上市以来,其股权结构可能发生变动。这种变动有可能对轩竹生物的未来发展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轩竹生物发展历程

四环医药子公司轩竹生物冲刺港股,3.08亿收购股权引爆市场关注  第3张

2008年,轩竹生物公司正式成立。在此之前,四环医药已对山东轩竹进行了投资,成为其关键股东。四环医药通过收购多数股权,旨在提升自身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竞争力。山东轩竹,现为轩竹生物的全资子公司,曾是该公司的核心业务运营中心。

轩竹生物历经多年发展,已实现显著成就。公司目前正积极投身于十多种新药的研制工作。此外,轩竹生物已成功推出四款候选药物,并将相关技术成果转让或授权给了其他制药公司。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轩竹生物的发展潜力。

港股上市资金用途与财务状况

四环医药子公司轩竹生物冲刺港股,3.08亿收购股权引爆市场关注  第4张

轩竹生物计划在香港交易所挂牌,筹集的资金将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加速其三款核心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其次,执行KM602、KM501、XZP-7797和XZP-6924等关键产品的研发工作;再者,提升商业运营和市场营销的实力;最后,目标是到2025年末,将销售和市场团队的人员规模扩充至约70名。

轩竹生物虽已实现收入提升,然而盈利目标尚未达成。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KBP-3571(安奈拉唑钠)的销售额,其中相当部分是通过四环集团的重叠分销商渠道获得,且四环集团独立运作。医药研发领域通常初期需投入大量资金,盈利周期较长。轩竹生物在港股上市后,其财务状况是否有所好转,尚待观察。欢迎读者在评论区留言,并期待大家的点赞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