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产业园区虽占地少,却支撑着全省经济的稳定发展,但在工会建设领域尚显不足。截至2025年底,我省产业园区内拥有50人以上企业的工会组织覆盖率及职工入会率目标为90%以上,这一目标是目前工作的显著亮点。
湖南产业园区的重要经济地位
我省设有2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及113个省级产业园区。这些园区虽仅占据全省0.5%的国土,却贡献了约35%的地区GDP、约70%的规模工业增加值、约7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以及约86%的实际外资利用。这些数据有力地证实了园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显著推动了全省的整体进步。此外,园区内企业众多,涉及多种产业,成为我省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园区的发展变化对全省影响深远。
园区目前发展态势积极向上,然而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协调难题,诸如工会组织的构建问题。健全的工会组织有助于推动园区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当前工会建设的薄弱现状
我省产业园区工会建设相对薄弱,目前仅成功建立14个产业园区总工会。伴随园区企业数量的持续攀升和职工人数的不断增多,现有的工会建设水平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众多职工在权益保障方面面临难题,因工会组织不够完善,难以高效实现权益保障,同时也不利于园区内劳动关系风险矛盾的预防和解决。这种薄弱的工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园区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
工会建设对园区发展的意义
省总工会负责人强调,迫切需要强化产业园区工会组织的构建。完善的工会组织有助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而职工是产业园区发展的核心动力。保障他们的权益,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此外,此举也有助于有效预防和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风险与矛盾。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是企业发展的保障,确保了产业园区整体的健康与稳定。因此,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对于产业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犹如稳固的基石。
工会建设规划内容
我省对产业园区工会建设制定了详尽的规划。对于拥有超过100家企业、5000名职工的产业园区,需设立产业园区总工会,并持续增强工会组织的规模。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密集的产业园区,将设立区域性工会联合会。这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建立的策略,确保工会组织能更高效地覆盖所有园区企业。此规划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园区工会覆盖面不足的问题。
2025年底的发展目标
按照既定规划,至2025年年末,全省产业园区内拥有50名员工及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其建会增长率需超过2%,会员增长率需超过3%。同时,50人以上企业的工会组织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力争超过90%。这一目标旨在积极应对并改善目前工会建设的薄弱环节。届时,预计将有效保障更多职工的权益,进一步促进企业与职工关系的和谐,进而推动全省产业园区的发展。
呼吁关注工会建设
产业园区工会的构建与众多职工的权益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园区企业的成长,更对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省总工会在此方面展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一进程同样需要来自各方的关注,包括职工自身的参与。职工们是否认识到工会建设对于自身权益保障的重要性?我们期待大家能够积极关注工会建设,并转发本文,以引起更多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