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夜间,辽宁省迎来了入冬以来的首次大规模降雪。辽西地区及东部山区雪量显著,且先经历降雨再转为降雪。气温的急剧下降导致全省高速公路普遍出现积雪和结冰现象。这一突发情况不仅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还对交通应对能力提出了挑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周密部署迅速响应

辽宁交投高速运营公司在接到降雪预警后迅速作出反应。公司依据省交通运输厅和交投集团的部署以及相关会议精神,各路域分公司根据路段特性、交通流量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方案。同时,公司还常态储备了融雪材料,并在雪前完成了除雪机械的调试工作,确保了对降雪的充分应对。这种快速的行动体现了公司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决心。这些措施均基于对以往降雪应对经验的总结和对此次降雪量的预测,高效的前期准备为后续的应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辽宁迎入冬首场大雪,21小时昼夜奋战保畅通,高速运营公司如何应对?  第1张

公司对于每一次处理降雪等恶劣天气事件都给予高度重视。这是因为高速公路的通行安全直接影响到众多驾驶人员和乘客的行程计划及生命安全,这同时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科学作业高效除雪

公司雪情和路况信息由除雪防滑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发布,同时启动了“省公司+分公司+除雪组”三级协同机制,对除雪和防寒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11月25日9时,除雪队伍全部就绪;15时,除雪作业正式开始。面对雨雪交替等复杂情况,各区域分公司实施了边降雪边清除的策略,实现了机械化除雪两轮全覆盖。此外,针对特殊路段,加强了除雪力度,并精确投放融雪物质。

科学作业法是确保除雪任务顺利完成的核心。工作人员遵循既定计划细致作业,对每个步骤都一丝不苟。以弯道除雪为例,特别强调对边角的精细处理。至于融雪材料的撒布,其用量经过多次试验,确定了最优化配比,既保证了除雪效果,又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这些成果均源自长期经验的累积。

辽宁迎入冬首场大雪,21小时昼夜奋战保畅通,高速运营公司如何应对?  第2张

随雪应变协同作战

辽宁迎入冬首场大雪,21小时昼夜奋战保畅通,高速运营公司如何应对?  第3张

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公司提升道路巡查的频率,并加强车辆救援能力。警企合作机制有效运作,交警、路政以及运营公司的巡查人员共同协作。截至26日中午12点,除铁岭地区及抚通高速仍有降雪外,其他高速公路的主线除雪作业已完成,道路已恢复通行。此次行动共组织了133支作业小组,动用了876台机械设备和1464名工作人员,共消耗了8223吨融雪材料。

多方协作的作战模式展现了公共服务部门间的协作实力。交警部门迅速应对交通事故,路政部门在道路建设方面提供支持,而运营公司专注于除雪防滑等运维事务。在除雪作业中,三方人员紧密配合,例如在事故处理后的道路清理过程中,各司其职,高效地恢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员工的辛苦付出

在这长达21小时的艰苦工作中,除雪人员勇敢地面对着严寒和持续的暴雪。他们全副武装,身着厚重的防寒服,持续在户外操作机械设备,进行路面的清理。众多工作人员的手脚因长时间暴露在寒冷中而变得麻木,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据部分工作人员透露,在集结和奋战的过程中,他们仅休息过一两次,绝大多数时间都投入到紧张的除雪作业中。

他们的收入并不丰厚,然而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仍倾注了极大的努力。他们背后是众多家庭,然而他们为了公众的出行安全,毅然牺牲了个人的小家利益。这种职业操守和奉献精神,理应得到每一个人的尊敬。

除雪工作的意义

辽宁迎入冬首场大雪,21小时昼夜奋战保畅通,高速运营公司如何应对?  第4张

清除积雪对保障高速公路顺畅通行至关重要。若降雪未能得到及时清除,高速公路将不得不封闭,进而影响物流运输及民众出行。例如,众多企业的原材料运输可能受到影响,导致生产进度延误。对普通民众而言,这可能导致归乡、工作或旅行计划受阻。及时清除积雪,保障高速公路迅速安全恢复通行,有助于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不便。

从宏观层面审视,高速公路的通行状况成为评估一个地区交通系统是否健全的关键指标之一。这一状况的改善,有助于提升辽宁省的整体形象,进而吸引更多投资与人才涌入,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辽宁迎入冬首场大雪,21小时昼夜奋战保畅通,高速运营公司如何应对?  第5张

最新天气情况及后续展望

目前除雪工作已大致完成,但后续天气状况仍需持续关注。据气象部门预报,辽宁省,尤其是铁岭等地区,仍有降雪的可能。因此,辽宁交投高速运营公司需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公司可能需补充融雪物资,并检查除雪设备磨损状况,确保设备能及时维修或更换。

那么,对于高速公路应对降雪的措施,大家认为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并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