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睫毛种植和假睫毛粘贴成为众多爱美人士的热门选择。我国生产的假睫毛数量庞大,品质上乘,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强制标准,消费者难以区分产品的好坏。这种情况宛如一颗潜伏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对消费者的眼部健康造成危害。

揭秘假睫毛市场:火爆背后的安全隐患,你的眼睛还好吗?  第1张

市场现状

假睫毛的常见使用方法包括粘贴和嫁接两种。在电商平台,假睫毛的价格因原料和款式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介于十几元至四十多元之间。山东某厂经理刘毅透露,他们生产的假睫毛单价在10至15元之间,利润相当有限,而所用材料成本则高达四五十元,显示出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市场上假睫毛的材质多为人造纤维毛,由于动物毛制品嫁接价格昂贵,例如一个月就会脱落的动物毛嫁接睫毛,其价格高达八九百元甚至上千元,这使得市场难以接受。

揭秘假睫毛市场:火爆背后的安全隐患,你的眼睛还好吗?  第2张

目前,尽管假睫毛产量庞大且拥有广泛的接受群体,但市场上却缺乏知名品牌。众多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缺乏参考依据,产品质量完全依赖运气,这一现象也暴露了市场品牌建设的不足。

揭秘假睫毛市场:火爆背后的安全隐患,你的眼睛还好吗?  第3张

美容院情况

揭秘假睫毛市场:火爆背后的安全隐患,你的眼睛还好吗?  第4张

北京地区超过十家的美容院分店,菁菁指出其假睫毛的消耗量颇高,货源直接来源于山东的厂家。不选择自创品牌的原因在于品牌建设投入成本高,且需拓展销售渠道,而代加工则相对轻松。这一现象反映出众多商家在品牌建设上的谨慎态度。同时,众多消费者并未形成固定的购买品牌,这也暴露了整个假睫毛市场在品牌推广方面所面临的难题。

消费者体验

北京某消费者拥有三至四年购买或嫁接睫毛的历史,却未形成对特定品牌的偏好。此外,部分消费者选择购买底部带有胶条的假睫毛,初衷是图方便,然而却遭遇了质量不佳、粘贴不稳固的问题。这些情况均反映了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到低质量产品的实例,同时也揭示了消费者在市场上的尴尬处境。

众多消费者开始重视购买假睫毛时的谨慎态度,鉴于产品质量难以辨识,消费者在使用后往往感到不快,甚至可能引发眼部不适。

检测情况

北京质谱检测科技公司的技术负责人秦朝霞指出,《QB/T5774-2022发制品假睫毛》这一行业推荐性标准对生产过程进行了多角度的规范。秦朝霞进一步建议,在实施《QB/T5774-2022发制品假睫毛》的同时,应参照《发制品通用技术规范》(GB/T41637-2022)进行检测。尽管现有标准有助于规范商家生产,但现阶段这些标准仍属于推荐性,并非强制性要求。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众多产品均未标注生产标准,生产厂商信息甚至缺失。微生物等安全指标往往被忽视,这些产品在流至消费者手中时,潜在风险显著增加。

缺乏强制标准的后果

由于缺乏强制性的规范,劣质商品得以趁机滋生。目前,使用假睫毛的人数持续上升,然而,与之相伴的是,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眼疾投诉也在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凸显了标准缺失带来的严重后果。在这些未达标产品使用过程中,消费者的眼部健康缺乏必要的保障。一旦眼部问题出现,可能会对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行业专家普遍认为,对于假睫毛与眼部皮肤直接接触的情况,必须制定强制性的标准。当前,这一市场迫切需要一套严格的强制规范。

揭秘假睫毛市场:火爆背后的安全隐患,你的眼睛还好吗?  第5张

呼吁强制标准

我国假睫毛产量丰富,品质优良,然而,由于缺乏强制性的标准,消费者在选购时面临困难,且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健康隐患。有关部门何时能颁布强制标准,以规范这一庞大的市场?目前,市场亟需一套严格且详尽的强制标准,涵盖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以保障消费者权益。我们期待读者分享他们在购买和使用假睫毛的经历。您是否也认为强制标准的制定迫在眉睫?欢迎评论、点赞并分享这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