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船闸周边水域船舶往来络绎不绝,显见航运活动之活跃。相较之下,通吕运河新设立的待闸区呈现宁静宁和,多艘船舶隐匿于绿林之中,静静等待启航令。此泊位与南通船闸相距大约一公里,自2024年8月起投入使用,周边绿树覆盖,有效减弱噪音,并为水域及附近区域带来生机。沿河,市民自在漫步,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

停泊区的设立背景

国庆刚过,船家为何仍洋溢着节日喜庆气氛?南通船闸附近的这片停泊区告诉你答案  第1张

为响应南通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对公众需求的有效响应,新泊区得以建立。截止上月,这些待闸船舶原本在通宁大桥西侧的原泊区停靠,与现状形成强烈反差。雅居乐小区业主委员会主席张涛指出,原泊区系自发形成,植被稀少,船只密集且紧邻居民区,导致显著的噪音污染。尤其在夏季,船舶引擎持续轰鸣,迫使两岸居民全天保持门窗紧闭。同时,大规模停靠所排放的废气也影响了小区周边的空气质量。

新停泊区的规划与建设

南通市交通执法综合大队秉持“民为本”服务宗旨,积极应对公众关注,探索有效方案。大队通过分时实地调研、收集公众意见并邀请专家评估,于市区外旧燃气公司水域划定泊位。为确保泊位对民众影响最小,大队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划定泊位限制、设立水上安全警示及发布航行信息。此外,大队结合天气及水位变化,针对极端天气制定临时管理措施,确保船舶安全停靠。

新停泊区的环境改善

扩建泊区显著缓解了船舶噪音问题,大幅提升了区域环境质量。密集植被有效阻隔了噪音扩散,同时为河岸地区注入了新鲜空气与活力。河畔步行道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优化不仅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也为航运业营造了更为和谐的营运氛围。

新停泊区的管理措施

新区之胜,犹赖有效管理手段。通过VHF广播、实地巡查及微信群等多渠道加强宣传,确保船民实时获取信息,国庆宣传贯穿始终。此策略有力整治船舶扰民现象,确保航道通行无阻,营造合规有序的锚泊环境,助力水域管理迈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稳固水上交通安全高效的基础。

居民的反馈与认可

新建泊区深受周边居民好评。近期,小区代表向南通市交通执法支队颁赠锦旗,锦旗上题有“便民服务,不忘初心;破解难题,体现真情”的字样,这不仅是对交通管理部门的褒扬,亦体现了江海地区人民对自然环境关怀、追求和谐与坚守梦想的现实写照。居民们由衷赞叹,屋外河畔水鸟飞翔歌唱,让他们时刻沐浴在自然的恩赐之中。

新停泊区的未来展望

南通市新设立的泊区为航运监管积累了宝贵经验。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持续改善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致力于打造更具和谐氛围的城市生活环境,保障航运活动高效且安全地进行。

南通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成功实施新港区项目,这不仅标志着该支队实施成果的显著,还彰显了航运与社区民众积极互动的典型。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发表高见。敬请点赞和转发此篇文章,传播这一成功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