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为全国消防日,消防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不久前,忻府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及妇产医院开展了针对医护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这一举措对于医院安全保障具有显著意义,值得特别关注。

消防安全培训背景

11 月 9 日全国消防日,忻府区 56 名医护人员参加消防培训,筑牢安全防线  第1张

近期火灾事故频发,医院作为人群密集地,消防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024年11月15日,忻府区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及妇产医院,对消防安全要求作出积极响应。两所机构职工众多,此次培训除值班人员外,共有56名职工参与。此举体现了医院对消防安全的高度重视,既关注了医护人员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也未忽视日常值班人员的安全教育。忻府区地理位置独特,医疗单位众多,提高医疗场所的消防安全,对于整个区域的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医院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导致的伤亡和影响将远超一般场所,因此,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提升应对能力对医院而言十分必要。

忻府区卫生健康系统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始终将其置于首位。此前,已实施了多项消防安全措施。持续的消防安全建设促使该医院决定进一步加强对医护人员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以防止消防安全意识松懈,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专业的培训讲师

本次培训特聘宣安消防领域的资深讲师。这些讲师具备深厚的消防安全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面对全国各地区多样的消防安全挑战,他们已形成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在培训中,他们提供了实战案例为基础的高质量讲解。专业讲师的参与确保了培训内容的可靠性、精确性与实用性。

消防宣讲师的授课形式极具生动性。他们运用近年来发生的各类火灾案例进行讲解,如因电器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或因建筑结构问题导致火势迅速扩散的案例。这些案例警示医护人员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不同情况下逃生避险的方法与自身及患者生命安全紧密相连,强调了对消防安全的重视。因此,他们在思想上开始更加坚定地树立消防安全意识。

培训的具体内容

培训内容极为详尽,涵盖了火灾的各类类型及其特性。讲师详细阐述了不同燃烧物质所引发的火灾差异,包括固体物质火灾、液体或可熔固体物质火灾等多种分类。各类火灾的扑灭方法各不相同。同时,针对每种火灾情况,讲师深入讲解了预防措施,并将其具体化至日常工作的细节层面,例如在医院特定科室处理易燃物品的方法等。

此外,还阐述了火灾应急处理措施以及单位消防设施的正确使用技巧。以医院为例,每一层都配备了灭火器、消防栓、防烟面罩等消防设备,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准确找到这些设备并正确使用。同时,还需掌握火灾初期小火如何快速扑灭,以及浓烟环境下的自救逃生等基本常识与技能。这些知识在紧急关头能够切实保障生命安全。

器材的现场演示

此次培训中,现场演示环节至关重要。宣讲师亲自演示了包括灭火器、消火栓、防烟面罩在内的多种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例如,使用灭火器时需牢记“提、拔、握、压”四字诀,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标准。若操作失误,灭火效果将显著降低。

医院消防设施中,消火栓扮演着关键角色。医护人员现场观摩了如何正确连接消火栓与水带,以及打开阀门所需的适当力度和角度。这些操作细节通过实际演示,让医护人员印象深刻,便于记忆。此外,演示还涵盖了防烟面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和佩戴时机,使医护人员对相关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接受。

培训的重大意义

本次培训对于医院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通过此次培训,医护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深刻认识到,作为医院整体的一部分,自己肩负着确保消防安全的重要职责,这不仅关乎患者,也涉及同事及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此外,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得到加强,一旦医院内发生火灾,医护人员能够迅速且精确地采取行动,有效避免无措之态。

医院的整体综合防范能力得到了增强。在火灾防御的整体体系中,若医护人员这一庞大群体具备充足的消防安全意识及问题处理能力,那么从医院内部视角来看,这相当于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屏障。此举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住院患者和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同时,这对提升医院的声誉和增强其在社会上的公信力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未来的展望

虽然已成功举办了一次消防安全知识的专项培训,然而,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持续不断的过程。对于忻府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忻府区妇产医院以及整个忻府区的卫生健康系统来说,接下来在消防安全建设上应如何行动?是提高培训的频次,还是更新培训的内容?这需要基于本次经验的总结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是否能在整个区域的卫生健康系统中推广更为有效的消防安全策略,以确保每位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此,提出一个思考问题:您认为医院在消防安全方面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强化?欢迎在评论区积极留言,并点赞及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