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至19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备受关注。来自多个国家和组织的代表参与了此次盛会。大会以“共享共赢,共创未来”为主题,展现了各地积极推动交流互鉴、迈向未来的坚定决心。如此规模的国际交流活动,无疑是极具观赏价值的。

大会召开盛景

昆明市,云南省的省会,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关键城市,被选为此次大会的举办地。大会于11月18日正式开幕。来自全球五大洲的41个国家、66个省州、125个城市,以及63个地方政府和友好组织,还有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及媒体代表,共计700多位中外嘉宾参与了此次盛会。这些嘉宾带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交流的愿望,齐聚一堂。在此次大会上,各国和地区的文化、理念、资源将进行深入交流与碰撞。

大会参会者的组成是决定交流深度的重要因素。这其中包括来自国家及地区的政府代表,他们综合了国家宏观政策趋势与地方特色需求。同时,专家学者们分享了行业前沿的思考与观点,使得大会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企业参与大会,主要关注合作机遇。此外,媒体作为记录者,也在推动这一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力扩展。

四川国际友城的获奖情况

省外事办消息,本次会议传来多项获奖喜讯。四川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泰国巴蜀府分别获颁“对华友好城市优秀伙伴奖”。成都则荣膺“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每一项荣誉的取得,都基于深厚的交流成果。此举充分体现了对四川及其城市在国际友好关系领域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认可。

40 年深耕!四川国际友城工作成效显著,获奖不断  第1张

四川省取得的这些成就并非轻易达成。以成都为例,该市在对外交流中持续积极促进国际贸易、文化及教育等领域的进步。成都不仅不断吸引外资和人才,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在国际大都市的舞台上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对于乐山市而言,与泰国巴蜀府的友好交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川对外交流的历程

四川省的对外交流历史可以追溯至1982年10月,当时该省与美国的华盛顿州建立了首个省级国际友好省州关系。自那时起,经过超过40年的发展,四川省已与全球89个国家的507个城市建立了国际友城或友好合作关系。具体而言,包括128对国际友城和379对国际友好合作关系。这一系列数据充分展示了四川在国际友好交流领域中的持续成长和显著影响力。

四川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其不懈的探索与进取。起初的交流可能在探索中缓慢推进,双方之间的了解尚显不足。然而,随着交流项目的不断增多,合作模式持续创新,各领域合作逐渐深化与扩展。同时,四川与各国城市在多个层面成功找到了合作对接的契合点,这不仅满足了自身的发展需求,也为对方带来了新的机遇。

四川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合作

自2017年起,四川省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于2023年正式确立了省州间的友好关系。在此期间,两地政府间的互访活动频繁,官方交流计划显著增加,并在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相互借鉴经验。以巴伐利亚州的环保管理为例,它可能为四川省的相关部门带来了一种创新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

在微观层面上,企业间的合作呈现出上升趋势。众多四川企业与巴伐利亚州的企业建立了业务联系。德国的汽车制造商有可能从四川的汽车零部件工厂采购到符合标准的配件,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四川的企业也有机会借鉴德国企业严谨的管理精神,进而优化自身的管理体制。这种交流,不仅仅是经贸往来的表面互动,更是一次深入挖掘交流价值的深度互动。

乐山与泰国巴蜀府的友好交流成果

2013年10月29日,乐山市与泰国巴蜀府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自那时起,双方在高层互动方面频繁往来。这种高层交流成为连接两城的纽带,不断增进政治互信。在具体成果上,两地在文化旅游、职业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市民交流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

在文化旅游方面,乐山的佛教文化吸引力吸引了众多泰国游客,同时,泰国风情亦对乐山人出境游至巴蜀府产生了吸引力。在教育领域,两座城市或许会通过职业院校学生交流,以补充彼此在技能教育方面的不足。在医疗卫生领域,双方可相互借鉴对方的诊疗技术及经验。

未来发展的展望

审视今日,回顾四川在友好城市交流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实为可喜。在“共享共赢,共创未来”的新时代背景下,四川各城市及县区级单位无疑期望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譬如,在东西部协作的框架下,四川能否有更多机遇,将东部沿海的国际交流资源与自身的友好城市交流有效融合?

四川省及其所辖各市正面临挑战,即如何在现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老友的友好关系。这包括挖掘潜在的合作机会,以及探索建立新的国际友好城市联系。我们期待读者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分析,并积极参与评论。同时,恳请大家点赞并分享此新闻,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成就,为四川的国际化进程提供智慧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