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 余亩药园子,16 年坚守,马康寿家门口务工创造财富神话  第1张

文山市坝心乡核桃寨村坐落着一片超过5000亩的“药园子”,其中生长着丰富的中药材,充满生机。这片药园不仅吸引了众多目光,也为村民们开辟了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之路。

土地流转务工起始

十六年前,马康寿夫妇将自家的18亩土地流转给了由当地政府引进的药材种植龙头企业。自此,他们开始在种植滇重楼、红豆杉、滇黄精等中药材的基地从事务工。这一看似寻常的决定,实际上是他们改变生活轨迹的开端。当时,他们或许并未预料到,这片土地将变成他们长期工作并积累财富的场所。土地流转后,他们不仅获得了稳定的务工收入,还获得了土地流转的租金,从而初步保障了他们的生活。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逐步由普通务工者蜕变为专业人士,对中药材的种植与养护技艺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这一变化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000 余亩药园子,16 年坚守,马康寿家门口务工创造财富神话  第2张

夫妻工”模式出现

近年来,企业为挽留产业工人,推出了“夫妻工”模式,这一举措体现了企业战略发展的思考。以某龙头企业为例,其将1200亩重楼基地分割为40个小基地,分别进行承包。在此模式中,企业承担了种植苗种、技术指导等关键环节,并提供了保价收购的保障。因此,像马康寿夫妇这样的“夫妻工”主要负责药材的精心照料。这种分工清晰的模式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激发了工人们的积极性。

该模式之出现亦显现出企业在发展历程中持续寻求突破与适应实际需求的努力。以某地为例,夫妻双方共同参与劳动且保持稳定就业,这一现象对家庭稳定性和收入提升均起到积极作用。

5000 余亩药园子,16 年坚守,马康寿家门口务工创造财富神话  第3张

马康寿的承包收益

马康寿夫妇成功承包了超过40亩的土地。这一规模的土地承包,为夫妇俩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以去年为例,他们获得的分红接近10万元。这样的收入在过去是难以预料的。这笔资金对他们生活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可以利用这笔钱提升家庭物质条件,例如购置新家电、修缮住宅等。

此举亦彰显了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每日,他们在药材基地悉心照料中药材,目睹自己负责区域内的药材茁壮成长,最终获得了丰硕的回报,这无疑是他们辛勤付出的最佳回报。

劳动力本地就业

5000 余亩药园子,16 年坚守,马康寿家门口务工创造财富神话  第4张

“夫妻工”这一用工模式为社会带来了显著成效。它有效地保留了200多名青壮年劳动力在本地就业。此举缓解了当地劳动力外流的问题。以往,众多青壮年因生计所迫,不得不离家外出打工,导致家庭分离。如今,他们在家门口即可获得稳定收入。

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结构得以维持完整。夫妻双方无需分隔两地,这对子女的成长教育以及老年人的赡养均具有正面影响。例如,孩子能够拥有更多与父母共度时光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和谐的亲子关系;同时,老年人也能享受到更加周到的照料。

照顾家庭成果

马康寿指出,经济压力巨大,同时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家门口的工作机会使他能够平衡收入来源和家务责任。在本地,许多家庭面临类似的挑战,尤其是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家庭。以儿童看护为例,由于家庭成员能在本地就业,已有52名儿童享受到更优质的照护。同样,113位老人也得以获得家人的陪伴与照料。

5000 余亩药园子,16 年坚守,马康寿家门口务工创造财富神话  第5张

村庄的家庭氛围因此变得更加和谐,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也随之提升。家庭关系的稳固不仅促进了村庄的和谐稳定,而且对村庄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模式的展望

当前,“夫妻工”合作模式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那么,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企业是否将延续并扩大这一模式的应用,或是进一步优化?对于村民而言,这一模式能否持续保障他们的稳定收入,并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这些问题引人关注,期待各方共同探讨。同时,欢迎读者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若您认为故事引人入胜,请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