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其功能也在不断变得复杂。然而,电磁干扰这一潜在风险,对老年患者等易感群体构成了“隐形威胁”。这一现象与老年人口健康问题密切相关,亟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口老龄化加剧

我国正遭遇显著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占总人口的21.1%。在此年龄结构下,心血管疾病和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数量不断上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健康问题的增多,老年患者对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人工耳蜗等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的需求持续增加。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医疗器械对电磁场敏感,且直接关联患者的生命安全。

人口老龄化不仅反映了人口结构的转变,而且对社会的多个领域,涵盖汽车使用环境在内,均产生了显著的长期影响。老年人群体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他们往往需要借助多种医疗器械以保障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内部的电磁环境对老年人构成了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

汽车电磁环境复杂

老年患者的隐形威胁,2024 版 C-GCAP 首次纳入评估项目  第1张

当前,汽车制造业正加速实施“新四化”战略。这一发展动向使得电气电子元件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是车内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这种状况犹如在宁静的湖面上不断抛掷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众多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属于三类高风险医疗器械,对电磁场较为敏感。车内复杂的电磁环境可能引发电磁干扰,对这类医疗器械构成潜在风险,进而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这一安全隐患亟需解决,尽管它看似无形,但其影响却是真实存在的。

测评项目意义重大

2024版C-GCAP新增的电磁防护评估项目对特定人群具有显著价值。此项目旨在对车辆电磁辐射可能对佩戴心脏起搏器等三类高风险医疗器械的敏感人群,尤其是老年患者等,造成的干扰进行评估。这一举措相当于为这些敏感群体在驾驶汽车时构筑了一道健康安全的防护屏障。

车辆运行需遵循严格的电磁安全规范,确保车内电磁环境对那些对安全要求极高的特定群体来说是安全的。这一规范的制定,考虑到当前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大,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所进行的主动调整。

测评项目具体内容

老年患者的隐形威胁,2024 版 C-GCAP 首次纳入评估项目  第2张

本次测评项目手段明确设定。针对10Hz至400kHz、400kHz至30MHz的频段,测试车辆运行状态成为测评工作的核心依据,体现了极高的针对性。测评内容涵盖座椅位置、方向盘、中控台、充电和放电接口,以及前舱和后舱等关键区域,这些区域均为车内高频接触点。通过这些关键点的磁场辐射值测量,可以全面掌握车内电磁辐射的具体情况。

细致入微的评估内容对于汽车制造商在制定与执行电磁安全规范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特别是,企业将更加注重对车内电磁部件的布局进行优化,并着力提高其屏蔽性能。

汽车安全保障新需求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使得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对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的需求愈发显著。这一变化客观上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汽车安全主要聚焦于交通事故和车内空气质量等方面,但如今,车内电磁环境对特定人群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汽车行业整体上,适应这一需求转变已成为发展的趋势。若该行业对此变化视而不见,老年患者等易感群体在使用汽车时可能面临健康风险,这可能导致汽车的使用人群显著减少。

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中汽测评在C-GCAP活动中推出了电磁防护测评项目,特别针对敏感人群。这一行动彰显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该项目的实施推动了汽车制造商在车辆设计和技术上的改进,旨在降低电磁辐射。从汽车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分析,这一举措有利于推动汽车产品向高品质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为乘客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确保了从设计阶段到产品上市的全过程,车内人员安全得到全方位的保护。

各位读者,请关注一个议题:汽车产业在哪些方面尚需加强投入,以更有效保障弱势群体的健康与安全?我们热切期待您的踊跃参与,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并对本文给予点赞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