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翠微路2号院19号楼3、4单元的居民长期深受污水井返冒之苦,这一问题已困扰他们20余年。污水侵入居民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主要由于产权单位管理缺失及缺乏物业服务。该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矛盾日益加剧,亟需得到妥善解决。
二十多年的困扰
翠微路2号院19号楼3、4单元的居民,自2000年以来,一直深受污水井返冒之苦。王先生等8户居民,自那时起便开始面临这一难题。该单元长期处于无产权无物业的状态,导致污水频繁从厕所、厨房和阳台返冒,恶臭弥漫,居民无法正常使用水资源。尤其在雨天,外部污水井溢满,家中污水倒灌,深度可达50厘米。这一持续多年的问题,不仅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在精神上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在过去的五年里,问题愈发严重。居民频繁遭遇污水倒灌,甚至不敢外出。这一现象凸显了问题的累积严重性,严重干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自由出行权利。
产权物业的缺失
翠微路2号院情况复杂,属于多产权、多物业的小区。其中,部分楼宇产权不明确,甚至处于无产权、无物业的状态。例如,19号楼的3、4单元就面临着这种无人管理的困境。多年来,仅靠18号楼的物业代为管理,每隔两三天就需要人工清掏污水井。然而,一旦18号楼的物业人员有所变动,19号楼的污水井管理便无人问津,导致污水溢出问题始终缺乏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产权与物业的缺失,成为污水井返冒问题迟迟未能得到有效处理的核心原因。由于缺乏专门的部门或企业负责,居民面临的问题屡次被搁置,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因管理保障不足而引发的民生问题。
街道的积极介入
今年,对于19号楼3、4单元的居民而言,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社区已将污水井返冒的问题上报给了万寿路街道。该街道的市民诉求处置中心迅速作出反应。面对这一困扰居民长达二十多年的难题,工作人员没有回避,而是主动深入现场,进行了多次细致的调研和深入的论证。
经过深入研究,他们提出了一项将传统手抽污水井改造为自动排放系统的方案。此举不仅表明了街道层面不仅关注居民需求,更致力于从根本上寻找高效解决方案,更彰显了基层服务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
工人的辛苦施工
施工方案一经确定,工人们便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他们不畏艰辛,直接深入到污水井和狭窄的地沟,执行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这包括挖掘沟渠、铺设管线、改造电路、安装浮球阀、更换自动抽水泵、疏通管道以及修复渗漏点。这些任务既脏又累,但刺鼻的污水气味并未使他们放弃。
在恶劣的环境中,他们不畏艰辛,争分夺秒地推进施工。他们以汗水与辛勤劳动,不懈努力以解决居民面临的难题。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因为这项工程旨在深入污水环境,致力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改造终见成果
经过连续一周的辛勤努力,11月初,污水井的自动抽排改造工程宣告完工。现代科技的助力显著,目前,污水井中的浮球阀在水位达到特定高度时,自动抽水泵便自动启动。这一改进效果显著,长期困扰居民的污水井返冒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居民生活已恢复正常,污水返冒的困扰不复存在,污水倒灌的深度问题亦得到解决。这一成就显著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深远影响。
居民感恩送锦旗
问题已得到全面解决,居民们纷纷表达了对社区的感激。其中,居民代表王先生特地送上了绣有“关注民生,解决难题;脚踏实地,温暖民心”字样的锦旗。这面锦旗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肯定与认可。
历经二十余年的困扰,当地居民终于重拾宁静的生活,这一转变得益于众多力量的齐心协力。该成果亦为其他地区在处理类似民生难题上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观察此类事件,人们普遍认为在基层民生问题频发之际,是否亟需更多像这样积极主动、努力付出的街道与社区工作者?我们诚挚邀请您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期待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