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资源短缺成发展瓶颈,如何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  第1张

山东省面临水资源极度匮乏的问题,其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98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这一状况已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构成明显制约,迫切需要得到改善,这一现状引起了广泛关注。

山东水资源现状

山东省水资源总量有限,人均分配量偏低,这一现状极为严峻。据11月18日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透露,全省在水资源领域遭遇了重大挑战。众多数据显示,这一短缺问题已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造成制约,成为阻碍发展的重大障碍。在此背景下,生产生活各领域均承受着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如何在当前状况下保持发展的活力,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尽管山东省在经济发展上积极推进产业多元化,但水资源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多个领域均需大量水资源支撑,这一状况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山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在当前水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其产业结构正承受着调整的挑战。首先,水资源供应无法满足大规模高耗水产业的需求;其次,水资源短缺也对招商引资等经济活动造成了影响。观察其他省份的类似状况,可以预见,若水资源短缺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缓解,区域发展的动力将严重不足。

山东水资源短缺成发展瓶颈,如何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  第2张

落实四水四定原则

近期,我省全面执行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指导原则。此原则旨在对水资源匮乏问题进行科学应对。在此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负责规划和引领。我省在水资源管理上严格细致,合理利用。例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再盲目追求规模扩大,而是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结合地形、人口等多重因素,综合考虑城市规模和功能布局。在农业领域,则是根据水的供应量来决定种植面积和作物种类。这种跨行业、全领域的定位,确保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各部门在执行此原则方面表现出了高度积极性。发改委在产业布局方面进行了调整,农业部门则在灌溉用水管理上进行了优化,这些举措均展现了部门间协同一致的工作效率。在基层层面,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的宣传正逐步推进,群众的节水意识逐渐增强,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为整体规划贡献力量。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偶有部分行业对原则执行不够严格的情况出现。

水资源管控行动

山东省积极推行严格的用水总量和强度双重控制措施。《山东省水资源条例》由省人大颁布,《关于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的若干措施》则由省政府发布,这两项法规在制度层面深入推动了水资源管控。在省级统一管理下,将用水目标逐级分解至各市、县,为各地设定了用水上限。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全省年用水总量一直保持在230亿立方米以下,成效显著。在每年划定用水上限时,综合考虑了众多因素,包括各地现有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以及未来发展的预测等。

在用水细节管理方面,措施尤为深入。对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审批实施严格规划,监管工作更为细致入微。例如,年用水量超过1万立方米的工业和服务业单位用水均被全面纳入计划管理,非农业取水单位及5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均实施在线监测,监测覆盖率接近100%。这些措施有效遏制了过度取水的风险,确保了水资源在各个环节的精准控制。

地下水资源治理

我省在水资源治理领域,特别重视地下水水量和水位的双重管控。自2015年起,全省启动了针对地下水超采的综合治理项目。至今,累计压缩开采的地下水量达到了7.62亿立方米,超采区面积缩减了834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地区的地下水位上升最为显著,成效最为明显。

地下水位的上升对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众多曾经干涸的小河道恢复了生机,水流重现。同时,因地下水下降引发的地面沉降问题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减轻。然而,在治理过程中,技术难题亦不容忽视。例如,在部分矿区,地下水系结构复杂,开采过程中容易发生回灌,而治理所需的资源和人力显著高于其他区域。

节水措施与成果

我省在节水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构建了覆盖主要用水行业的用水定额标准体系,并将其与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相挂钩,例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幅等关键指标。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各地节水积极性。同时,发布了全省深度节水控水重点任务清单,以推动各领域的节水工作。这包括农业节水增效,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工业节水减排,如优化工艺流程降低用水;以及城镇节水降损,如普及节水器具等,各项行动正有序展开。

2023年,我省节水成效显著,万元GDP用水量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至24.3立方米和11.5立方米,节约用水标准全国领先。这一成果为其他省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然而,节水潜力尚未完全挖掘,例如,一些老旧小区的节水设施改造尚未到位,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水权交易与非常规水利用

效益显著,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省在水权市场化交易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全省累计完成水量交易量达6.4亿立方米。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市场机制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借助水权交易,水资源得以流向那些价值更高、用水需求更为迫切的地区。

2023年,全省在非常规水资源开发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利用量达到了18.57亿立方米,高居全国首位。这一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水资源总量。然而,在这一领域仍存在不足,例如,非常规水资源的再利用技术仍需加大研发投入,且相较于传统水资源利用,其社会认同度尚显不足。在此,我们希望了解,各位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保护水资源?期待大家的积极互动,点赞、分享文章,并留下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