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洗车场理应成为既方便又环保的设施,但《财经调查》记者在多地的实地走访中揭露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水资源的浪费和违规用水行为,其严重性令人深感忧虑。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1张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2张

洗车场未循环保规则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3张

众多共享洗车场在环保方面表现极差。在全国多个地区,多数自助洗车场为了降低成本,缺乏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结果,一次性洗车废水被直接排放至地下管网。这一现象是近期记者在多个城市实地调查后确认的。此类行为完全无视环境保护,严重违反了水资源管理的基本规定。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4张

洗车场经营中暴露出重大缺陷。在常规运营中,企业理应重视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然而,这些洗车场显然缺乏此类认识,仅着眼于短期利益,对国家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相关规定置若罔闻。这种短视行为将对当地环境和水资源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5张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6张

水价收费名不副实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7张

观察水价情况,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以2024年的兰州市为例,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介于每吨1.75元至5.25元,而特种用水则高达每吨15.95元。值得注意的是,兰州地区特种用水按居民生活用水标准收费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此悬殊的价格差距,却伴随收费的混乱,此类违规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相关数据揭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消费者看似获得了低价服务,实则对市场正常运作机制造成了破坏。此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还间接影响了遵守规定的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这种问题隐藏于日常消费之中,亟需深入挖掘和探究,以揭示市场存在的弊端。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8张

企业偷水省成本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9张

众多洗车场为了降低成本,想出了诸多不规范的策略。例如,郑州市斑马自助洗车连锁的闫经理,其管理的十多家洗车店,几乎都采用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来计费。更有甚者,一些企业擅自挖掘地下水。以闫经理旗下的一家店铺为例,每天清洗约100辆车,那么仅此一家店铺每年就非法开采地下水超过1400吨。

企业此举源于对利益的冷酷考量。即便明知违背国家规定,仍执意削减成本。此类行为不仅违背了商业伦理,更是公然挑战国家法律法规,对当地水资源可持续性构成严重威胁。

凿井偷水乱象

银川与郑州等地存在洗车场所擅自挖掘水井的现象。例如,在银川市贺兰县金贵集贸市场内的一家8元自助洗车店,负责人崔经理透露,他们仅需花费3000元便能够利用地下水进行洗车。同样,位于郑州紫辰路大桥石化加油站内的洗车房也采用地下水,每日清洗400辆车,日均非法开采16吨水资源,年度累计浪费量超过5000吨。

任意开凿井眼的行为导致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行为缺乏合法的开采程序,往往在隐蔽地带秘密进行,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严重违反了我国《地下水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相关企业将短期利益置于至高无上,对子孙后代的用水需求置若罔闻。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10张

加油站洗车也偷水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11张

在加油站领域,部分站点亦涉嫌非法取水。以郑州大桥石化加油站及西安雁塔区的中化石油加油站为例,它们提供的“免费洗车”服务实则依赖地下水,且缺乏循环水回收设施,造成地下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这些加油站以免费服务为幌子,实则非法取水。此举不仅使加油站吸引了更多顾客,还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扰乱了行业秩序,同时也对国家法律法规表现出明显的漠视态度。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12张

违规打井公然违法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13张

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在特定区域内严禁开采地下水。然而,仍有企业敢于挑战这一规定,违规进行地下水开采。正如程经理所言,这些企业秘密挖掘水井,且刻意选取隐蔽地点。与此同时,社会上亦存在众多非法打井队,他们明知违法却依然我行我素,受利益驱使,冒险协助企业违法开采。

违法行为公然存在各地,相关部门亟需加强监管力度。对此,社会各界是否应积极倡导实施更为高效的监管措施?广大读者亦期待此类乱象得以整治。敬请点赞并转发,共同表达对整治乱象的看法。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14张

部分洗车场竟将污水直排地下管网,谁来监管?  第1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