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江苏徐州发生的“宝马MINI女司机致1死7伤案”传来最新动态。该案件自发生以来,始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从事故现场到后续的鉴定工作,再到家属的疑问以及检察院的审查起诉,每一个环节都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重新鉴定后被起诉

在案件进展至前期阶段,对涉事女司机马某男的鉴定情况显得尤为复杂。根据2024年1月16日发布的鉴定意见书,马某男在作案时被认为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然而,这一结论引发了受害者及其家属的质疑。随后,经过再次鉴定,6月11日的新鉴定意见指出,不能完全排除马某男在案发时存在意识障碍的可能性,并认为不应认定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基于这一结论,马某男于10月中旬因涉嫌交通肇事案,被泉山区人民检察院正式立案并提起公诉。整个过程充分展现了案件依据科学鉴定持续深入,力求达到合理结论的努力。

随后,事件进展继续。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检察院严格按照程序行事。11月15日,上午时分,泉山区检察院的相关负责人向死者赵某学的家属通报,案件已被退回以补充侦查。此决定体现了检察院对案件处理的严谨态度。通过退回补充侦查,旨在进一步查清事实真相,确保案件结果的可靠性。鉴于该案涉及1人死亡、7人受伤,并有2名未成年人的情况,这一举措尤为重要。

宝马 MINI 女司机致 1 死 7 伤案退回补充侦查,真相究竟如何?  第1张

事故原因和驾驶员情况

事故认定书中详细记录了事故情况。马某男在驾驶机动车时违规驶入非机动车道,且操作存在失误,未能确保安全驾驶,因此承担全部责任。马某男,1982年出生,拥有中专学历,同时经营一家甜品店。她此前未曾有过精神科就诊记录,也未曾患有重大躯体疾病。这些背景资料对于案件的整体定性起到了一定的辅助判断作用。

案发现场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细节集中在她的鞋子上。现场照片揭示,马某男在下车时身着白色无跟鞋。警方表示,马某男在驾车过程中更换了鞋子,案发后再次换回白色无跟鞋才下车。然而,家属对此表示警方并未查清,这也是家属对案件调查提出质疑的地方。

家属对鉴定的质疑

案件进展中,家属对鉴定结果提出质疑,这一因素不容忽视。起初的鉴定结果显示,马某男在案发时处于意识丧失状态,无法辨认及控制自身,因此被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然而,家属通过观看事发前的视频,怀疑马某男在案发前可能正在使用手机,这一情况与鉴定结果相矛盾,因而引发了家属的质疑。

宝马 MINI 女司机致 1 死 7 伤案退回补充侦查,真相究竟如何?  第2张

即便经过重新鉴定,仍无法完全排除马某男存在意识障碍的可能性,家属却坚信其事故系过失所致的交通肇事。他们对部分新的鉴定结果表示接受,但对于“无法排除马某男案发时存在意识障碍”的观点,他们持有不同意见。这种家属立场与鉴定结果之间的冲突,无疑增加了案件处理的复杂性和慎重性。

检察院的程序推进

检察院在案件处理中严格执行规范流程。在审查起诉环节,他们严格按照程序,认真听取了受害者家属的意见,并向家属明确告知其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或申请法律援助。此举旨在保障受害者家属的合法权益,使他们能更有效地参与案件处理。从程序正义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有助于案件朝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马某男的赔偿态度

马某男在案件中的态度,尤其在赔偿问题上,对案件进展产生了显著影响。她通过检察机关传达了愿意额外赔偿的信息,然而家属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其缺乏诚意。自案发以来,马某男未曾露面表达歉意或悔意。因此,家属向检察机关提交了不予谅解的书面材料。尽管11月15日下午部分伤者家属将与马某男见面,她表达了赔礼道歉的意愿,但之前的立场已让家属深感失望。因此,这次会面的结果也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案件后续走向

马某男目前正处于取保候审阶段,案件在退回补充侦查后,其走向充满变数。此案不仅关乎法律公正的实施,还涉及到受害者家属权益的维护等多个层面。它并非单纯的交通事故案件,还涉及了复杂的司法鉴定以及各方对责任归属的不同看法。面对如此复杂的事件,公众对于最终结果充满猜测。在此,我们邀请各位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