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国网天津滨海公司成功执行了一项关键电力输送任务。位于天津的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的海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其35千伏变电站已顺利通电。这一成就备受鼓舞,对我国海洋油气核心装备的制造与维护领域产生了重要且长远的积极影响。

送电完成情况

11月13日,国网天津滨海公司成功启动了中海油相关基地的35千伏变电站供电服务。该基地的两台12500千伏安变压器亦已正式投入使用。此项目意义重大,变电站与变压器的稳定运作将为基地内众多设备提供动力支持,保障工业生产的顺畅进行。此次送电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基地向全面运行迈进了一大步。

我国首个海洋油气全生命周期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送电,迈出关键一步  第1张

国网天津滨海公司的技术人员及工程团队对此次送电工作的成功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精心策划并实施了整个送电流程。从送电线路的铺设到各类设备的调试,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送电任务能否圆满完成。

基地重要意义

天津海油建设的海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备受瞩目,成为我国首个涵盖海洋油气全生命周期的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基地的落成具有划时代意义,意味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将首次实现从设计、制造、运行至检测、维保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生产运营。这一重要突破,凸显了我国在海洋油气核心装备制造及运维领域正迈入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关键发展阶段。

该基地在海洋油气产业链条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它不仅显著提高了我国海洋油气装备的制造技术水平,同时在资源整合及环保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引领作用。

主动对接服务

国网天津滨海公司主动与基地项目进行对接。该公司在时间成本上不拘泥,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勘查。这种迅速的行动力对项目的推进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公司还协助基地合理规划内部用电方式、配电变压器容量及站址布局等关键环节。考虑到基地的实际生产需求等多重因素,国网天津滨海公司为基地量身定制了供电方案。这一举措有助于确保项目的供电需求从源头得到精确满足。

正是由于这种主动的态度,基地项目的电力供应及后续各项工作的根基得以牢固确立。若非如此,项目的发展进程必将面临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

政企协作机制

为确保天津海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电力供应的顺利进行,国网天津滨海公司携手天津港保税区规建局,共同建立了政企信息共享机制。该机制自项目启动初期便已启动,并在项目立项阶段便被确立为星级重点项目,实施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该机制保障了项目在执行阶段能够获得全面资源。在政策制定与管理层面,项目得到了充分重视,显著减少了实施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障碍。

多部门联动服务

国网天津滨海公司成立了一支跨营销、发展、建设、调控等部门的综合性协同柔性服务团队。这支团队,被称为“管家式”用电服务团队,专注于为特定项目提供个性化服务。从项目落地开始,该团队便全程参与其中,直至项目成功投运和生产。

多部门协作带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全面满足项目各项需求。各部门依据各自的专业领域,合力应对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持续深化政企协同

国网天津电力着眼于长期发展,持续深化政府与企业间的协作。公司计划公开规划调整、招商引资策略、土地整治等核心信息。此外,公司还将提前规划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布局。这些措施旨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为其他用户提供优质的电力接入服务。

若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得到普遍应用,无疑会对其他行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对此模式的大规模推广充满期待。各位读者,您们如何看待在推广过程中,这种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模式可能遭遇的挑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点赞并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