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英矽智能发布的IIa期临床试验的正面数据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一成果犹如石子投入水面,激起了连串涟漪。面对众多投资者对AI制药的保守看法,他们普遍认为该领域缺乏临床验证,将其视为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黑箱”,此时,这一成就无疑凸显了其独特的重要性。

英矽智能临床成果发布

我国21家临床研究机构开展了71例患者的IIa期临床试验,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进行治疗。研究期间,对患者在用药12周后不同剂量药物的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ISM001-055药物展现了出色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由于治疗周期较短,后续研究需扩大样本量,以进行更长时间的研究,以进一步验证疗效。这一成果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鉴于全球超过500万人受此病影响,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为3至5年,且十多年来未出现新的治疗手段获批准。

药物特性及开发背景

ISM001-055是一款专为TNIK设计的小分子抑制剂,其研发进展得益于生成式AI技术的助力。这一进展标志着药物研发领域探索的新趋势。目前,AI技术在医药研发中的应用正日益增多。这体现了AI在各行各业中逐渐普及的大趋势。从更广泛的角度审视,AI技术对技术发展的影响深远,甚至获得了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肯定。尽管如此,像AlphaFold这样的成熟产品虽已问世,但它们仅解决了药物发现难题的一小部分。由此可见,AI在制药领域的应用仍需持续发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现状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进展迅速、致命且破坏力强的疾病。众多企业致力于研发新型抗纤维化药物,然而,他们面临重重困难。英矽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这一挑战带来了新的希望。自上一款新疗法获批以来已超过十年,众多患者持续渴望新的有效治疗手段。若新型疗法得以问世,有望为全球患者带来一线生机。

国内药企对AI态度

AlexZhavoronkov博士指出,我国制药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持续升温。一些传统制药企业已开始认可英矽智能的成就,并主动寻求合作,这显示出他们对AI技术在新药研发能力提升方面的认可。尽管如此,这些企业在付费意愿上并不积极,这一现象反映出他们内心的纠结。与此同时,众多药企正在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然而,在追求快速跟进研究的过程中,大部分药企对AI等新技术下的创新项目保持谨慎态度。这种态度揭示了我国药企在创新与效益之间不断权衡和探索的过程。

投资人的保守态度</b)

多数投资者对于AI制药的临床验证尚存疑虑,将其归类为未知领域。这一认知使得他们在投资决策上显得格外谨慎。在缺乏明确临床成果和完备的研发流程证据的情况下,他们倾向于避免大规模投资AI制药。这种保守的投资策略可能会对AI制药的资金流入及其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考虑到当前新药研发的高成本,资金对于AI制药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AI制药未来发展

英矽智能在AI制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然而投资者对此保持谨慎,药企也展现出保守的立场。这些现象反映出AI制药的巨大潜力。若未来临床试验能取得更多积极成果,或许能逐渐改变各方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诸如完善临床验证、减少AI预测的不确定性等问题。AI制药能否突破重重限制,成为新药研发的主流?这一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期待您的见解,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