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近期传来喜讯,省财政厅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发布了《关于下达2024年江苏省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第二批)预算指标的通知》。其中,宜兴周铁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项目脱颖而出,荣获77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这一喜讯在当地文化保护与发展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周铁镇首次获得此类资金,事实上,该镇已连续两年获得该专项资金。

770 万省级专项资金!宜兴这个千年古镇将迎来全面焕新  第1张

周铁镇的历史底蕴

周铁镇享有悠久的历史声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其历史源远流长,已有2700多年。起源于周代,传说中因设立铁官而得名周铁桥。镇内古迹遍布,现有古码头、水塔等遗迹,以及清代的城隍庙、造石坊、古帆轩等历史建筑。据统计,周铁镇拥有12处文物保护单位,85处历史建筑,这些数据充分揭示了其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价值。

周铁不仅是太湖流域风筝的起源地,也是其传承的核心区域,这一特色文化标识为其赋予了独特的吸引力。特别是周铁老街,拥有1800年历史的古银杏树,在每年的秋季,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

现状与问题

770 万省级专项资金!宜兴这个千年古镇将迎来全面焕新  第2张

周铁镇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却遭遇诸多挑战。相关负责人指出,古镇的基础设施尚待完善,公共空间活力不足,且在空间活化设计上缺乏独特性。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周铁镇历史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亦未能有效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优势。然而,随着专项资金的支持获得批准,改善的机遇即将出现。

保护项目的目标

本次保护工程设定了清晰的目标。项目以古镇的独特风貌为根基,严格遵循保护太湖生态环境的原则,同时确保与无锡市的旅游规划相契合。目标在于将周铁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休闲生活完美融合,构建一个融合文化传承、产业复兴和旅游观光的综合发展区域。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将促进周铁镇的自我发展,还将为太湖西岸的文化旅游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周铁镇对项目实施制定了详尽的规划。该规划基于历史文化街区“十字形”的现有布局,旨在构建滨水景观带,这一举措与周铁古镇的地理特色相契合,体现了有效的规划策略。

具体的规划方案

770 万省级专项资金!宜兴这个千年古镇将迎来全面焕新  第3张

周铁镇规划全面,构想详尽。该镇将依托本地文化特色,如书院文化、手工业态和水乡风貌等,通过“微更新”策略,精心打造国潮文化区、水岸商业区、历史文化区和传统生活区。在此过程中,将重点打造10多个关键建筑和节点,包括风筝博物馆区域、周铁书局、老电影院广场、沙彦楷故居以及布店等。

770 万省级专项资金!宜兴这个千年古镇将迎来全面焕新  第4张

沙彦楷故居,始建于民国时期,现为宜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本次修缮工程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并对关键部位进行了加固处理。城隍庙的空间布局将进行重构,包括新建戏台、滨水空间等设施,以提升游客体验。风筝博物馆将以江南慢生活为主题,打造新的公共空间。此外,传统的周铁浴室也将进行改造升级。

与周边的协同发展

太湖西岸的文旅发展版图中,周铁镇并非独立存在。得益于大拈花湾项目的推动,该区域的文旅发展正逐渐升温。周铁镇将与大拈花湾实现联动,形成一条特色线路。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更好地展现周铁古镇的文化特色。

周铁历史文化街区将成为古镇游发展的新依托,未来前景广阔。例如,以尹瘦石故居为核心,构建融合展览、体验和休闲的综合性文娱线路,是一项切实可行的策略。此举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还将对周边产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未来的展望

周铁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项目获得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标志着项目迈入新阶段。该项目将重现昔日的电影院、浴室、小洋楼、杂货铺等场所,焕发新生,成为太湖西岸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古镇的全面更新,对于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传承地方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举有望突破当前发展困境,激发新的发展活力。

周铁镇在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街区方面,如何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也请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并分享,以扩大其影响力。

770 万省级专项资金!宜兴这个千年古镇将迎来全面焕新  第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