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商等行业迅猛发展,邮政快递业亦步入高速增长期。然而,在此背后,寄递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众多安全隐患困扰着寄递渠道,不法分子可能趁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安全和民众福祉。鉴于此,国家邮政局已采取相应措施,着手治理这一问题。

寄递安全不容忽视!国家邮政局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障民生福祉  第1张

邮政快递业高速发展背后的隐患

我国邮政快递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业务量持续上升。但寄递渠道的特殊性质,却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这些渠道具有网点众多、线路漫长、人员与货物分离、隐蔽性强、操作便捷等特点,加之“互联网+寄递”的模式,使得不法分子易于利用其进行各类违法活动。此外,该行业运作涉及邮件、快递、人员、车辆、场地、数据等多个要素,使得安全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同时,寄递服务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无论是网上购物还是文件寄送,都离不开寄递服务。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便可能对民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强化管理措施显得尤为迫切。

寄递安全三项制度的内涵

为确保邮寄渠道安全,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目前实施实名寄递、寄递物品查验、邮件快件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实名寄递规定邮政及快递公司在接收邮件、快件时,需严格核对寄件人身份,要求其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记录身份信息。物品查验要求在收件时对内含物品进行现场检查。过机安检则使用安检设备对邮件快件进行检查。这三项制度形成了一个相互协作的防控体系,共同确保邮寄安全。

防范不法分子利用寄递渠道的工作方向

严格管控措施是首要任务。邮政部门将监督邮政及快递企业严格执行“三项制度”。一旦发现涉及枪支、爆炸物等违禁品,企业应立即禁止寄送。同时,为增强防控效果,邮政部门将指导并推动企业强化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对违禁物品的识别水平。此外,还将积极推进平安员队伍建设,优化举报奖励制度,激励快递员积极举报违法犯罪行为。

其次,将实施专项整治活动。去年,十七个部门已联合启动了平安寄递专项活动,对寄递渠道进行了涉枪涉爆隐患的排查。今年,将继续推进寄递安全“三项制度”的专项整治,着重打击和惩处违规收寄枪支、爆炸物等违禁物品的行为,对枪爆违法犯罪活动采取“零容忍”态度。此外,还将加强安全监管和执法检查,确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对接,对涉案企业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科技强安工程的实施

国家邮政局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强化寄递安全,实施“绿盾”工程以加强寄递渠道的安全监管。该局积极推动智能安检和智能视频监控等技术的研发与实施。借助这些技术,安全监管的质效得到显著提升。例如,智能安检设备能更精确地识别违禁品;智能视频监控则能对寄递各环节实施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迅速报警并处理。

部门的协作配合重要性

保障寄递渠道安全,需多部门通力合作。邮政部门需与公安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共同发挥寄递渠道安全联合监管机制效能。构建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至关重要,双方应共享寄递企业信息及可疑人员、物品信息等。此外,应开展联合督导、联动检查、联动执法等行动,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施策的工作态势。唯有如此,方能全面确保寄递渠道安全,杜绝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公众对寄递安全应有的关注

寄递安全对每一位使用此类服务的人员至关重要。您是否知晓寄递公司在确保安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寄送物品时,公众是否主动遵守实名制等规定?我们呼吁大家关注寄递安全,并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观点。同时,欢迎点赞和转发本文,以提高公众对寄递安全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