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众多年轻人在日间投身职场,夜间则投身学习,以此创新性地开启了他们的“夜生活”。此现象不仅体现了年轻人积极进取的生活风貌,而且与该地区外贸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紧密相连。
90后讲师与外贸夜校
安平县有一位90后的讲师,名叫李芃森。他是森课帮外贸商学院的创始人。11月12日晚上7点至9点,李芃森正在向学员们讲解如何利用搜索引擎寻找外贸客户。自2016年创立以来,这家名为“外贸夜校”的教育机构已成功培养了数千名外贸专业人才。该机构的课程专门针对当地的丝网产业,与一般的培训机构不同,课程时间都安排在晚间进行。
森课帮外贸商学院规模可观。学院目前拥有4位讲师及8位助教。每年,学院分四批次招生,每批次招收学员约100人。授课模式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课程名额常常迅速被预订一空。
安平丝网产业现状
安平地区丝网企业众多,据最新数据,当地丝网企业数量超过1.3万家。这些企业的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编织类丝网在产销量和出口量方面,均占据了全国80%的市场份额。安平的丝网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撑。
安平市的丝网企业正加速推进国际化步伐,近期内从事跨境电商出口的企业数量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这一庞大的产业规模与快速的进步态势,无疑对大量外贸人才的支持提出了迫切需求。
学员需求与课程设置
森课帮外贸商学院的学员群体需求多样化。其中,超过六成学员在丝网企业任职。这些企业对员工的外语水平、互联网应用技能、外贸政策理解以及订单跟踪与转化能力等方面有较高要求。因此,讲师们会依据这些具体需求来设计课程内容。
今年,众多课程因聚焦外贸企业如何运用AI产品来拓宽市场而备受青睐。此类具有高度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恰是满足当地企业对外贸人才需求的关键所在。
学员积极投入学习
11月12日晚上,教室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除了20名现场学员,线上直播间亦汇聚了80余名学员。张兰珍学员特地从故城县前来参与创业与学习。她认为,集体学习不仅有助于查漏补缺,还能相互激发学习动力。
当地企业的员工们积极投入学习,这一现象与企业自身的成长紧密相连。以某位学员为例,其所在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从事丝网贸易,其出口额逐年攀升。公司计划明年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员工们正积极储备知识和技能。
实战锻炼与成果展示
森课帮外贸商学院特别重视为学员提供实战演练的机会。在2024年的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上,李芃森带领了40余位学员参与现场翻译工作。他们运用多种语言向参展商推广产品,成功促成了多笔外贸订单。
将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学员的实战技能,同时也为安平的丝网外贸领域提供了直接的人力资源支持,充分体现了学习成效。
政策支持产业转型
安平县政府正致力于促进外贸产业的繁荣。近期,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2023年4月,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成立,目前已有35家丝网企业入驻。在人才培养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政府提供了有力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正助力安平丝网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安平县商务局局长董恩奇亦强调了这些政策的积极作用。
各位读者,请问您所在地区是否存在激励年轻人投身于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若您认为本文具有价值,不妨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