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第七届长三角科技交易博览会开幕式上,传来了一条重大新闻。“嘉定科创核”规划正式对外公布,这一事件无疑对科技领域及嘉定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嘉定科创核的地理位置
嘉定科创核坐落于嘉定菊园新区,该区域资源充沛。其中,核心区拥有5家国家级科研院所,这一数字不容小觑。此外,还汇集了230家高新技术企业,涉及多个科技领域。同时,6000名科研人才在此汇聚,他们是科创核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上海市首批“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菊园新区在就业、文化等多方面公共服务持续发展完善,科创服务圈亦在稳步建设中。
菊园新区地处优越,对“嘉定科创核”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该区域原本就具备一定优势,加之持续优化科创与生活服务的支持体系,有效吸引了更多资源聚集,从而为科创核的进步增添了强劲动力。
嘉定的基础优势
陆方舟,嘉定区委书记,指出嘉定既是科学卫星城,又是上海科创中心的关键承载区。鉴于国家级科研院所在此高密度集聚,规划“嘉定科创核”具备坚实基础。该区域并非从零起步,而是在已有优越条件的基础上持续发展。这里汇聚了丰富的科技研发资源,过去在科技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当前,建设“嘉定科创核”成为必然趋势,对增强嘉定整体科技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嘉定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反映出其对科技发展的定位精确且规划长远。嘉定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科研资源,进行合理布局,旨在为“嘉定科创核”打造更优的发展环境,并吸引更多科技项目和人才。
嘉定义科创核布局结构
根据既定规划,“嘉定科创核”采用“一岛一环、三片三芯”的布局模式。其中,“一岛”指的是未来岛,该区域主要集中研发、创新服务和孵化空间,并成为院地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一环”即聚能环,覆盖多条道路,致力于构建一个融合、示范和赋能的环形区域。“三片”则指代功能各异的三大片区,其中核心片专注于基础研究的转化,服务片则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该布局结构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全面覆盖了从研发到服务的多个环节。各板块相互支持,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核心的全方位发展。同时,这种结构有利于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协作,为科创企业和人才打造了一个综合性的发展环境。
科创核的产业聚焦
嘉定区专注于发展以汽车“新四化”、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为主的主导产业。这些产业均具备显著的发展潜力,并在现代科技领域占据关键位置。此外,嘉定区积极扶持专业性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致力于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特别是在探索未来技术突破方面。此举有助于提升嘉定区产业的科技水平,同时增强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嘉定市在经济转型及高端产业领域的发展中,这些产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嘉定市通过集中力量发展这些产业,能够有效地投入资源于研发与创新,从而提升产业的价值。此举不仅有助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更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到2030年的目标
截至2030年,“嘉定科创核”设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院地合作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均将实现显著增长,预计评估后的年度院地可转化成果将达1000项,同时,年度技术合同交易额预计将达到200亿元。这一目标不仅预示着“嘉定科创核”的广阔发展潜力,更彰显了规划者的坚定决心与信心。
确立此类目标对指引“嘉定科创核”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具备具体数量的目标,既能让企业和科研单位拥有更为明确的追求方向,又能促使政府在资源配置等方面展现出更周密的规划性。
相关配套政策
在发布会当天,相关政策措施亦被公布。嘉定区积极推动,全力扶持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特别是对那些专注于重点产业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的企业,将提供有力支持。对于成功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的企业,政府将提供高达30%的项目研发资金支持,最高可达2000万元。此政策旨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更多企业勇于投入资源,开展创新性研发工作。
该政策在“嘉定科创核”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在此政策激励下,企业将踊跃投身于科技创新领域,有助于提高嘉定区整体科技实力。您认为这一政策将如何影响嘉定区的科技产业?欢迎点赞、分享此文,并积极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