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今天,钢琴线上考级海外参与的现象看似时尚,然而其背后的滋味复杂,值得深入思考。它既包含了对于陌生环境的勇敢探索,也体现了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海外考级面临的新环境
钢琴考级活动转移至海外进行,这一变化本身即带来了众多新的挑战。与国内熟悉的环境相异,考生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报到后,寻找适宜的练琴场所便成为了当务之急。尽管哥大校园内资源丰富,但在异国他乡,要在庞大的校园中找到合适的琴房并非易事。由于考生长期在国内,对哥大内部设施布局并不熟悉,一切需从头开始探索,宛如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方向不明,充满了未知的焦虑。
需认识到,不同环境对考生的心理与状态影响显著。在国内看似熟悉的考试,在海外却因环境变迁与孤独感,大幅提升了考试的难度。加之此次考级采用线上形式,对场地、设备、网络等条件均有严格要求,任何一项缺失均不可行。
寻找琴房的艰辛
在哥伦比亚大学逗留十天之后,我发现该校本科生居住的学习楼内共有七台钢琴。这些钢琴分别位于二、四、五楼。虽然看似有众多选择,但实际上每台钢琴都存在各自的问题。从数量上看,七台钢琴的分布范围并不算小,然而,由于诸多限制条件的存在。以五楼为例,三台钢琴颇受欢迎,其中位于555报告厅的音色最出色的三角立式斯坦威钢琴虽然极具吸引力,但使用机会却十分有限。
此外,另外两台钢琴的状况各异。其中一台波士顿立式钢琴,其琴键松散,且所处房间网络信号不佳;另一台三角钢琴所在的房间既无网络,有时还被临时用作储藏空间。位于四楼的钢琴同样面临特殊情况,一台位于形体教室,因受落地镜的影响,常被关闭;另一台虽在正规琴房内,但墙上恐怖的图片使得孩子们不敢再使用。而二楼琴房虽有多样选择,但食堂大厅或未上锁的小会议室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无老师指导的两个月练习时光
六月收到的包裹意味着仅有两个月时间来掌握四首曲目,时间压力显而易见。在没有专业老师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完成这一任务显得尤为艰难。国内钢琴教师只能鼓励孩子们尽力而为。面对挑战,孩子们只能独立学习,通过下载AI辅助软件进行自学。借助这一软件,孩子们能够录制每次练习的音视频,并根据评分反馈调整手型和演奏技巧。这一过程并非易事,完全依靠个人探索,且难以确保每一次的努力都能准确无误地指向正确的方向。
此方法与有教师在旁指导的情形截然不同。错误更正需独立完成,音符的掌握亦需独自摸索,一切操作仅依赖软件。对不擅长弹琴者而言,每次练习都如同在钢丝上行走,既需小心翼翼,又深感不安。
选定琴房又遇突发状况
经过严格筛选,555报告厅被选为考级模拟的场所。然而,意外事件还是发生了。在考级前一天抵达时,发现大厅外的临时指示牌显示活动时间与考级时间相冲突。更糟糕的是,打开钢琴后,发现琴键已经损坏。幸运的是,工作人员表现出了积极的协助态度,提供了形体教室内的钢琴作为替代,并配备了谱架以便利操作。
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浇下一盆冷水,瞬间熄灭了刚刚点燃的希望之火。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意外接连不断。然而,小朋友们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心态变得更加坚定。即便面对的是普通的立式钢琴,他们依然努力不懈,力求完成考级。
考前最后准备与紧张等待
新琴房已觅得,然而心绪未宁。女儿整日守在形体教室的钢琴旁,以防万一。为备考级,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甚至午餐时间也未曾离开。在这紧张关头,清洁工的好奇询问显得格外侵扰。等待的每一刻,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每分每秒都弥漫着紧张与期待。
四周环境静谧,然而内心却波涛汹涌。历经重重磨难,当希望即将触手可及之际,却愈发担忧可能出现问题。这种心境宛如紧绷的橡皮筋,稍有不慎便可能断裂。
考级成功的喜悦
次日清晨,一切如常进行。视频上传成功的提示出现,长久积压的情绪顿时释放。女儿与母亲在教室中一同跳跃。在此之前所承受的艰辛与磨难,此刻都转化为喜悦与兴奋。所有投入的努力在这一刻显得尤为珍贵。这一提示,不仅象征着考级成就,更彰显了面对困难不屈不挠、遭遇挫折仍坚忍不拔的回报。
整个海外钢琴考级过程充满波折。试想,身处异国他乡,面对这样的考级环境,我们是否能够如同孩童般坚持不懈?期待大家积极点赞、转发这一段充满正能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