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华电可门三期煤电项目:3000 多名建设者国庆假期挥汗如雨,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第1张

国庆之际,连江经济开发区可门园区建设现场活跃非凡。吊臂飞扬,车间机器轰鸣,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园区宛如一片繁忙的施工一线,洋溢着提速生产的热情。这一火热的建设态势彰显了园区的蓬勃活力,亦映照出园区员工齐心协力、为实现年度经济目标不断拼搏的决心与动力。

抵达园区,映入目帘的是福建华电可门三期煤电厂的建设工地。逾3000名建设者正加紧施工。项目部副主任刘玮透露,5号机组已完成设备调试,并启动了调试程序;6号机组正安装辅助设施、通风系统和粉管道,预计11月底投入运营。国庆期间,全体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均坚守岗位,保障工程安全有序推进。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为94亿千瓦时,年产值约53亿元。

绿色纺织产业园加速推进,智能化项目抢抓进度

福建悦聚科技在可门园区北侧绿织产业园区推进智能化高档面料项目,施工进展迅速。织造车间主体结构已完成,新设备预计11月投入使用。染整车间和综合楼主体建设与进度匹配,国庆期间工程连续进行。项目占地60亩,投资5.2亿元,规划织造、染整车间及综合楼建设。配备28条印染线和10条印花线,预计创造400个就业岗位。项目完成后,年产量预计达4500吨印花面料和1.95万吨针织坯布,年产值预估6亿元,为连江县高端新材料产业提供新动力。

港口建设进入冲刺阶段,提升福州港综合竞争力

陆地区域正加速提升产量,水面工程同步快速发展。位于福州港罗源湾可门作业区的6号、7号泊位施工现场噪音持续高企,近百名工人正在全力以赴进行码头面层施工、附属结构安装以及临时钢栈桥的拆卸作业。中交三航局副经理林志航透露,6号、7号泊位的基础工程已进入冲刺阶段,预计节前完成面层浇筑,主体工程将在年底前全面验收。6号、7号泊位总长达593米,设计年吞吐量1650万吨,主要承担煤炭及铁矿石的装卸任务。项目是福建省质安示范的重点培育对象,投产后将显著增强福州港的货物吞吐量、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五大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园区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可门园区专注于产业链整合与集群建设,涵盖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光热材料、能源、物流等五大领域。2023年,园区工业产值达561亿元,吞吐量5274万吨,进入全国化工园区竞争力百强。园区正迅速迈向千亿级临港新城及亿吨级大港。集聚效应显著提升了其竞争力,为连江、福州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庆假期不停工,园区上下一心冲刺全年目标

国庆期间,可门园区内各建设项目工作现场井序工整,施工人员恪守岗位,持续作业以保证关键工期。此举“国庆不停歇”展现园区团结进取、全力冲刺年度经济目标的意志与活力。无论煤炭电力、纺织或港口设施,均全速推进,力求早日竣工投入使用,为园区的发展献力。

园区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门园区蕴含巨大发展前景,依托五大产业群的壮大,整体竞争力持续增强,致力于迈向千亿港元级别港城和亿吨大港。展望未来,园区将持续贯彻“园链互动、链群协同”的发展方针,不断精炼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水平,为连江县与福州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园区发展成果显著,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可门园区业绩斐然,显著增强了区域竞争力,为连江与福州市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强大支撑。2023年,园区工业产值突破561亿元,货运吞吐量高达5274万吨,名列全国化工园区竞争力百强行列。数据凸显其雄厚实力与发展潜力。展望未来,可门园区将巩固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卓越力量。

园区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为其他园区提供参考

可门园区通过产业链整合,形成了立体化的产业体系,成效显著。五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区域集聚效应显著增强。此模式有力增强了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并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显著推动作用。其他园区宜借鉴可门园区的成功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配的发展路径。

园区发展面临挑战,需不断创新突破

可门园区进展斐然,但仍遭遇挑战。全球经济格局变迁孕育新的机遇与挑战。展望未来,创新突破与竞争力提升将成为可门园区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要素。

园区发展需要各方支持,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可门园区繁荣所至,得益于立体化的协作架构。政府、企业和各界需紧密协作,构建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协同联动,系保障园区实现高质量增长、为地区经济提供更大贡献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