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一楼大厅东南角人头攒动。究竟发生了何事?原来,一场义诊活动在此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参与。这一活动对寻求医疗服务的市民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同时,也为中医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绝佳契机。
众多科室联合义诊
医院中医科携手杨洪娟名医工作室、血液内科及药剂科,共同举办了本次膏方节义诊活动。此次多科室的联合,充分展现了医院对义诊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多学科协作,旨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服务范围广泛,无论是疾病诊断还是药物建议,都能更加周全。上午9时,7位专家开始接诊,每位专家前均排起了长队,众多患者聚集于此,充分说明了此次义诊需求的巨大。
患者就诊医院,期望获得各科专家的诊断与建议。例如,部分患者可能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同时亦需中医调理。多学科联合义诊恰能迎合这一需求。此外,各科室医生之间可相互交流意见,从而提升治疗方案的全面性与完善度。
专家忙碌认真接诊
诊桌上整齐地陈列着七个脉枕,专家们正进行着细致的望、闻、问、切诊断。他们对患者表现出极高的敬业精神,每位患者都得到他们轻声细语的关怀,从日常习惯到健康状况,无不详尽了解。工作节奏紧凑,送走一位患者后,他们即刻投入到下一位患者的诊疗中。这些专家不仅态度认真,而且耐心十足,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建议。
专家所展现出的工作态度,不仅赢得了患者的信赖,还显著提升了诊断的精确度。患者在这里享受到与常规门诊无异的医疗服务。以陈星宇为例,他原定于周四就诊,却因得知义诊信息,一大早便从辛集专程赶来,正是基于对专家诊疗能力的信任。
不同年龄层次参与
参与义诊的群体涵盖了中老年及众多年轻人。这一现象凸显了义诊活动的广泛受众基础和强大吸引力。中医在各个年龄段均拥有庞大的需求群体。特别是,年轻人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且他们乐于接受并尝试中医的调理方法。
在传统观念中,中老年人似乎更倾向于选择中医,然而,这一趋势正在发生变化。如今,年轻人也开始加入其中。这一现象无疑是对中医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大众健康意识提升的有力证明。例如,27岁的陈星宇便积极参与了这次义诊活动,他对这种服务模式表示认同,这也反映出年轻人对中医健康理念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高。
现场膏方及活动
义诊现场布置了多种多样的膏方。这些膏方由20至30种中药加上辅料精心熬制,与普通汤药相比,服用更为便捷。此外,现场还提供了丰富的中药品尝体验。值得一提的是,义诊活动之外,还有一项猜中药名赢取奖品的互动环节,奖品包括足浴包、热盐包等,实用性强,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积极参与。
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义诊的表现形式,而且在让公众感受中医药魅力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公众在品鉴中药饮品等体验中,能直接领略中医文化的魅力;同时,通过参与猜中药名等活动,能够深化对中药知识的认识。
线上义诊板块开启
为便于广大民众寻求医疗帮助,医院特设了11时至13时的网络义诊专区,市民可借助医院微信小程序实现线上咨询。此举充分展现了医院紧跟时代步伐,借助互联网拓宽义诊服务领域的决心。众多无法亲临现场的群众,得以通过网络渠道获得专业医生的诊疗建议。
互联网的广泛覆盖下,线上义诊服务打破了地域的界限。特别是对于行动不便或居住地远离医院的患者,他们能够利用线上义诊的便捷性,向专家咨询病情和治疗方案等相关信息。
义诊背后意义深远
立冬时节举办膏方节义诊活动,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意义。冬季适宜食用营养丰富的滋补药物,有助于次年身体健康。此外,此类义诊不仅服务于民众,还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石家庄市民彭娈认为,该活动极具价值,既普及了中医知识,又值得高度赞扬。
若此类义诊活动能转为常态,或在更多医院范围内推广,无疑将大为裨益。大型医院举办此类中医义诊,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如何使更多民众从中受益,实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若您对中医义诊活动感兴趣或持有见解,欢迎点赞并分享此文,以促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