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公共设施及城市形象问题持续受到市民广泛关注。泉州市考评中心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有奖举报”整改情况,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这一情况不仅与城市管理效率紧密相连,而且直接关系到市民的日常生活。
泉州市考评中心受理投诉海量
泉州市考评中心在第三季度处理投诉业务量较大。在7月至9月的三个月内,共接收了134起投诉。具体分析,7月份的投诉量为51起,8月份为42起,9月份为41起。这些投诉通过来信、114热线以及微信等多种途径提交。特别是通过“泉州考评”微信平台提交的投诉达到105起,占总数的82.03%。这一数据反映出市民对该平台反馈问题的积极态度和高度依赖。截至发文时,所有134起投诉均已得到100%的整改,这一成绩体现了该中心在处理投诉上的高效性。
各问题类别的整改情况
从问题分类视角来看,不同类别的整改成效均引人注目。井盖问题共涉及71起投诉,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路面破损问题共有19起,同样实现了全面整改。路灯问题同样有19起投诉,也已得到妥善解决。积水排污问题则有8起,同样没有遗留未整改的情况。各类别的高整改率充分展示了相关责任单位改善问题的坚定决心。
各单位的整改任务完成
在处理投诉和整改任务方面,多个单位表现突出。鲤城区和丰泽区等地区虽然接收的投诉数量较多,但反馈迅速且整改成效显著。洛江区共接收6件投诉,全部得到整改。泉州开发区成功解决了2件投诉。泉港区未收到任何投诉。市市政工程中心完成了12件投诉的整改工作,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国家电网泉州分公司、市公安局和市联通公司也均实现了投诉整改的逐项落实。这些举措充分展现了各单位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和负责态度。
2024年遗留问题的解决
2024年第一季度,某市园林绿化中心在管养方面存在一问题,具体为丰泽区宝洲街中段闽南茶都前树池裸露。起初,这属于一项未完成整改的事项。然而,该问题现已得到妥善解决。此事的解决也反映出,那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正逐步得到清理和改善。
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成绩虽佳,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待解决。首先,部分整改工作进度缓慢,例如丰泽区温陵南路2号巷及宝通路的路灯因电源、配电柜及高压柜损坏等问题,整改速度受到影响。同样,鲤城区站前大道至池峰路、常泰街道江南大街明新华侨中学旁的路灯不亮问题也导致整改滞后,对市民生活造成不便。其次,一些基础类设施问题如路灯不亮、路面及井盖破损等,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反复出现。例如,鲤城区浮桥街的路灯不亮,丰泽区美仙路与青莲街交叉口井盖反复被压塌,此类问题导致市民频繁投诉。
市民应积极配合支持相关工作
自2011年起,泉州市考评中心启动了“有奖举报”项目,设有专人负责跟进整改措施,并定期对外公布处理情况,致力于提升工作效率。当前,考评中心正倡导市民爱护公共设施,并恪守文明公约。同时,鼓励市民在发现城市环境问题时,主动利用“泉州考评”微信平台进行反馈。这一过程要求市民与城市管理方共同努力,以共同改善泉州的居住环境。
泉州市在城市管理投诉整改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应对诸多挑战。市民们是否将更踊跃地响应考评中心的号召,加入保护城市环境的行列?我们期待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讨论、点赞并分享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