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位于广州黄埔区下沙社区的珠江村旧村改造项目,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取得了新的进展。项目首开复建区的7号地块已成功达到正负零水平,这一喜讯对于即将回迁的居民来说意义非凡。该项目将提供近千套住宅,并配备完善的商业和便民设施。

项目的基础概况

广州海丝城鱼珠片区老黄埔核心区域坐落着黄埔珠江村旧改项目。该项目改造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则接近90万平方米,规模显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是黄埔区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关键项目,同时也是中交集团在广州市中心区域启动的首个城市更新项目。中交四航局负责投资开发此项目,吸引了众多民众的广泛关注。

90 万平米!中交四航局打造广州黄埔区珠江村旧改项目,2027 年一季度交付  第1张

首开复建区包含五栋住宅楼及相连的商业裙楼。在7号地块上,建设内容丰富,包括住宅、商业和文化设施等。该地块总面积达1350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4246平方米。这些具体数据充分展现了该项目的规模与重要性。

回迁时间预期

回迁居民最关注的议题之一,便是何时能实现回迁。按照规划,首期复建住宅结构预计在2025年中期完工。届时,2027年第一季度即可启动回迁工作。这份明确的回迁时间表,如同定心丸一般,为焦急等待的村民带来了希望。他们得以提前规划未来生活,同时,对于那些在外租房漂泊的村民,回归故园的期待也变得清晰可见。

对传统的保护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该项目极为重视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继承。中交四航局项目公司负责人指出,他们致力于保持海丝城的整体空间布局。这一点在古建筑保护方面尤为突出。旧村祠堂得以保留,下沙蒲氏宗祠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实施了原址保护措施。此外,万昌梁公祠和下沙李氏宗祠这两处区级登记保护文物单位,采取了迁移保护,并安置在各自氏族的居住区内。此举既保护了文物,又确保了传统宗族文化的传承。

河涌与古树等承载历史的文化元素,作为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亦将得到保留。这些元素将被纳入到未来的历史文化规划中。此举旨在确保新社区能够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上发展,而非与传统和现代完全割裂。

90 万平米!中交四航局打造广州黄埔区珠江村旧改项目,2027 年一季度交付  第2张

新社区的打造

黄埔珠江村旧改项目旨在为珠江村村民及新业主营造全新的社区与家园。该家园将承载丰富的文化底蕴,社区规划自始至终融合了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此外,项目还着重打造优美的环境,从目前的规划理念来看,将合理布局空间,塑造宜人美观的居住空间。同时,配套商业裙楼及便民设施,这不仅将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还将为社区注入活力。

未来居民在此居住,出门即可便捷地享受商业服务;日常生活所需,皆可轻松满足;周边环境优美,更增添生活愉悦。

对城市更新的助力

珠江村旧改项目,作为黄埔区城市更新的核心工程,承载着显著的示范作用。该项目在城市更新领域,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翻新,亦重视人文精神的传承,以及商业与居住环境的完善配套。随着城市的持续发展,众多老旧小区亟待进行更新改造。珠江村旧改项目的顺利实施,无疑为其他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例如,在处理新旧建筑之间的协调、保障原住民合法权益以及融合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等方面,其他项目可以借鉴经验,从而有效促进城市更新工作向更佳方向迈进。

90 万平米!中交四航局打造广州黄埔区珠江村旧改项目,2027 年一季度交付  第3张

项目展望

7号地块的首开复建区已成功突破正负零,标志着良好的开端。随着工程进展,一期住宅结构预计将于2025年中期封顶,2027年第一季度实现回迁。我们期待这个新社区能如规划般完整呈现,成为广州的新象征。同时,我们亦想了解读者观点,这样的城市更新项目将给居民带来哪些深远影响?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