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湖南衡东,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意外。一名9岁男孩瑞瑞在玩学校黑板报上的大图钉时,不慎将其放入口中,导致窒息。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幸,湖南省儿童医院及时进行手术,成功取出了异物。这一事件也提醒人们,儿童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男孩误呛大图钉
11月6日,瑞瑞在嬉戏过程中,不慎将一枚大图钉吞入。不幸的是,这一举动导致他误吸。情况紧急,瑞瑞随即被送往当地医院。经过胸部CT检查,发现其左支气管有异物,且左肺出现阻塞性肺气肿。这枚看似微不足道的图钉,在孩子体内却如同潜伏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这一事件不仅给瑞瑞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也让他的家人陷入极度焦虑。由于孩子对危险的认知不足,这种看似无意的举动实则潜藏诸多安全隐患,这是许多家长往往忽视的安全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瑞瑞这类因玩耍小物件而遭遇危险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出于好奇,他们很可能将危险物品误吞入腹。而家长若稍有不慎,意外就可能发生。
转至儿童医院
图钉尖锐,取出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因此瑞瑞被紧急转至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治疗。该医院在处理此类复杂病例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拥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医院在接到瑞瑞的病例后,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各部门紧密协作,为孩子的手术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在转诊过程中,瑞瑞的家人深感忧虑,每一分钟都充满了焦虑,而医院承载着全家的希望。
将患儿转至专科医院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举措。专科医院配备更为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丰富的专家团队,这有助于最大限度地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这一行动也凸显了在孩子面临危急状况时,专业医疗资源的重要性。
手术顺利取出图钉
赵东吉慧主治医师及其医疗团队在急诊科为瑞瑞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摘除手术,成功取出了一枚直径约2.8厘米、长度约0.5厘米的图钉。手术过程顺利进行,对瑞瑞家庭而言,这一成果犹如绝望中的希望。在手术的每个环节,医护人员都严谨细致,凭借高超的技艺,从孩子危险的气管中安全移除了图钉。
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医生精湛的技艺,更依赖于医院所拥有的先进医疗设施。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儿童数量持续上升,具备熟练处理吸入异物能力的医疗机构显得尤为关键,它们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柱。
气管支气管异物危害
赵东吉慧医生强调,误吸花生、瓜子等物入气管可能导致气管受到刺激,引发剧烈的呛咳反应。异物较大时,气管阻塞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惊恐、憋气、面色变白或发紫、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可能窒息。若救治延误,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安全。一枚小小的花生米,也可能成为致命因素,许多悲剧由此产生。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普遍对这类危害的认识不够充分。他们未能充分防范孩子可能遭遇的异物吸入风险。这一现状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儿童异物预防要点
儿童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预防的首要步骤是改正儿童口含小玩具的坏习惯。学龄儿童应避免含着笔帽,且3岁以下的孩子不应食用带壳的食物。在儿童进食时,成人应避免逗孩子笑闹、哭泣或责骂,同时避免让孩子边吃边玩或躺在床上进食。家长应尽量让孩子在其视线范围内活动。这些看似简单的预防措施,往往被家长所忽视。
在家长为孩子喂食坚果的过程中,若未能妥善处理坚果壳,或未留意孩子进食时的状况,便有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因此,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孩子的健康安全。
照护者不应隐瞒病史
照护者不应因恐惧承担后果而隐匿病史,否则可能引发误诊,延误病情治疗。在隐瞒病情的情况下,医生可能难以精确诊断病因,导致救治过程偏离正轨。以孩子为例,若医生不知其曾误吞或误呛何物,便无法迅速制定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广大读者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遭遇或听闻过儿童误吞异物的情况?此事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在此,我们诚挚地希望您能点赞并转发本文,以提升公众对儿童安全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