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文创精品与美食盛宴等你来  第1张

随着文化价值的日益凸显,文创产品和地域特色美食共同蕴含着各自独特的文化精髓。当这些产品在展览会上一同展出,无疑呈现了一场令人翘首以盼的文化盛事。

文创产品丰富多元

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往往激发公众浓厚兴趣。2024年11月6日至7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文化馆年会上,一场展示文创成果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特色鲜明的文创作品。例如,北京市文化馆推出的兔爷文创,体现了北京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自2021年以来,“赶大集”项目中推出的152种文创产品,凝聚了各地文化馆的智慧和努力,这些作品背后承载着各地区的文化内涵,实现了地方传统与现代创意的巧妙融合。

各地区的文化馆所推出的文化创意产品各有特色。例如,广州市文化馆推出的粤剧系列文创产品与当地的传统戏曲紧密相连,而湛江市文化馆的醒狮文创产品则充分展现了岭南文化的浓厚气息。在展览现场,这些文创产品成为了独特的文化景观,让观众能够直观地领略到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地方美食独具魅力

美食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本届展会的特色展区中,地方美食种类繁多,共计85种。其中包括享有盛誉的“中华老字号”产品,如果脯等,这些产品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此外,羊羹、茯苓夹饼等美食亦能体现特定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诸如“广式腊味制作技艺”这类被列入广东省及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美食。这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项蕴含着传统制作工艺的文化遗产。在展会上,它让更多的人得以了解这种地域特色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制作精粹。

展会区域布局合理

本次展会布局经过精心策划。“匠心融合,文化有礼——全国文化馆行业文创产品成果展”划分为“特色文创展示”和“地方美食展示”两大区域。这种布局设计旨在便于观众根据个人兴趣进行参观。对于对文创产品感兴趣的观众,可直接前往特色文创展示区,那里汇聚了来自16家省、市文化馆(站)及50余家企业带来的文创精品。

地方美食展示区为渴望体验各地佳肴的观众提供了满足口味的平台。其布局清晰,有效提升了人流的引导和观众的体验,确保了不同需求的参观者均能在展会上享受到乐趣。

众多主体积极参与

展会之所以呈现如此多样的面貌,得益于众多参与主体的热情投入。16家省市级文化馆(站)纷纷贡献力量,他们携带着当地特色的文创产品和美食参展。此外,超过50家的企业参与其中,为展会增添了更多色彩。企业和文化馆(站)之间的协作愈发紧密,企业利用文化馆(站)的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品,挖掘特色美食,而文化馆(站)则借助企业的推广能力,更有效地传播文化成果。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这一模式,为文化会展的发展拓宽了众多思路。在此过程中,不同主体间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势的互补,从而最大化地提升了会展在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效能。

文化传播新机遇

该展会有助于文化的更新、加速与广泛传播。在广州这座繁华都市举办,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的关注。展会上展出的文化创意产品和美食,是文化传播的有效媒介。比如,外地游客通过粤剧系列文创产品,可能会对粤剧文化产生兴趣;外国人品尝广式腊味后,或许会对粤菜文化产生好奇心。

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活力的展现,对于推动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文创产品的创新亮点和美食的独特风味,共同向公众传递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正积极探索创新路径的信息。这一路径的转变,已从传统的文艺演出模式,拓展至文创产品开发、美食文化挖掘等多个多元领域。

对观众的吸引力

该文化氛围浓厚的展览对观众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无论是文化爱好者抑或是普通大众,都能在此展会上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文创爱好者得以欣赏风格迥异的文创设计,美食爱好者则能品尝到各地特色美食。市民与游客无需远行,即可集中体验全国各地的文化韵味。究竟人们会挑选何种文创产品或美食带回家,实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期待大家点赞并分享此文,以表达对此次展览的喜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