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日,福建省永安市举办了盛大的竹产业交流与展示活动——海峡两岸(永安)竹博会。该活动不仅关注竹产业的进展,还紧密关联着闽台间的交流与合作。它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备受各方关注。
竹博会主题与目标
竹博会以“闽台情深·竹福两岸”为主题进行展示。该主题蕴含双重意义:一方面,突出了闽台之间紧密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通过竹产业作为纽带,推动两岸福祉的增进。永安市凭借其丰富的竹资源,竹博会的目的是全方位展示永安特有的笋竹产品以及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成就。在林竹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此类展会对于增强区域产业影响力具有显著作用,特别是对永安市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持续进步至关重要。以全球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趋势为例,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永安市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的关键要素之一。
重要仪式与合作签约
在闽台融合战略及“以竹代塑”项目投资推介活动中,多项重要仪式相继举行。中国林科院科技服务林改三明工作站正式揭幕,为三明林业改革提供科技支撑。与此同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授牌仪式圆满落幕,旨在激励企业加强在竹产业领域的引领和推动。另外,国际竹藤中心与永安市政府的合作签约仪式也顺利完成。这些合作与仪式的举办,标志着永安竹产业在整合资源、拓展发展布局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此举表明,永安不仅关注本地竹产业的发展,还致力于通过国家级科研机构和政策支持,将竹产业做大做强。
招商项目与现场签约
2024年,海峡两岸(永安)竹博会招商项目签约仪式取得丰硕成果。在活动现场,共有12个项目达成签约,其中包括年产38万立方米超长竹制高强度装备板及笋竹综合开发项目,以及环境用改性石墨烯建设项目等。这些项目的成功签约,对永安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析这些项目所属的产业类别,可以发现它们涵盖了从竹制材料开发到工业新材料融合竹元素等多个领域。这一趋势表明,永安竹产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正从传统竹材加工向高附加值深加工和新材料研发转变,为永安竹产业链的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各方主题推介
在多个议题领域,包括竹产业项目、竹代塑应用、竹林养生、竹材资源利用以及闽台竹艺发展等,与会代表与专家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一现象反映出竹博会不仅是一个产品展示的单一平台,更是一个推动竹产业思想交流与碰撞的综合平台。以“竹代塑”为例,这一环保议题受到广泛关注,永安竹产业推出的竹制餐具、竹包装等产品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各方推介有助于更多企业和投资者认识到竹产业在环保替代领域的潜力,从而促进该领域的发展与合作。
竹产品供采对接等活动
当日举办了竹产品供需对接会,为笋竹制品企业搭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崭新平台,此举有效拓展了销售渠道。这对解决笋竹制品企业的销售难题具有显著的实际价值。优质产品若缺少有效的对接途径,往往难以跨越地域限制,拓展更广阔的市场。以永安市的小型笋竹制品企业为例,因缺乏此类平台,它们常面临产品积压的困境。此次对接会为这些企业带来了宝贵的机会。同日晚间,闽台竹舞狂欢夜暨竹林音乐会盛大开幕,打造了“竹+音乐+文旅”的沉浸式户外体验。这种融合竹文化与音乐旅游的活动,不仅推广了永安的竹文化,还吸引了众多游客,让他们领略永安的独特魅力。
众多展会展示成果
中国竹具城内,正举办一场竹产品与竹工艺展览,集中展示了永安竹产业的创新与进步。与此同时,在闽台(永安)文化创意产业园广场,竹科技与竹机械展览也同期举行,突显了竹产业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面的快速发展。此外,还有“最美毛竹王”展览、闽笋交易展销会、笋竹美食展、“永安好农货”街区展、“桃源人间·康养4S店”文旅康养展以及永安市撤县设市40周年展等多个特色展区。这些展区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永安竹乡在多个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成果。这些展览不仅有助于宣传永安,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让更多人了解到,永安不仅拥有竹产业,还拥有丰富的文化、美食和康养资源。
竹博会期间,举办了多场赛事,包括“走进竹乡永安·寻找最美竹王”大赛、首届中国竹乡冬笋采挖邀请赛以及闽台永安竹产业工匠技能大赛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这些赛事不仅展示了竹农在科学育竹方面的成就,也凸显了竹产业工匠的高超技艺。永安,享有“中国笋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竹都”的美誉,近年来在竹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竹业产值高达107亿元。自2002年开始,永安笋竹文化节(竹博会)已成功举办23届,始终以竹为纽带,不断展现当地的竹文化底蕴和竹产业活力。
众多地区正积极探寻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径,此时,永安竹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否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意义,引发众人好奇。我们诚挚邀请各位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积极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