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西安美院特殊教育学院举办了一场富有力量与情感的活动,标志着第17届巴黎残奥会参赛运动员先进事迹宣传系列活动的首站正式开启。本次活动集中展现了我省运动员的辉煌成就和感人事迹,成为近期的一大焦点。
巴黎残奥会陕籍运动员佳绩
2024年,第17届巴黎残奥会上,我省10位残疾人运动员的表现引人注目。他们赢得了2枚金牌、4枚银牌和3枚铜牌,奖牌总数在全国位列第九,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二。这些运动员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勇气在赛场上拼搏,为我国体育代表团“六连冠”贡献了坚实的陕西力量。这一成就充分体现了我省在残疾人体育竞技领域的雄厚实力和丰富储备。这一切的背后,是他们无数次的汗水付出和跌倒后再次站起的精神,每一枚奖牌都承载着他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努力。
陕西运动员的奋斗并非偶然现象。为了备战即将到来的残奥会,他们历经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不畏身体上的障碍,积极应对外界环境的各种挑战。在赛场上,他们以运动员的身份,尽情展现青春与热情,共同谱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也为陕西赢得了荣耀。
首站宣传活动现场
11月6日上午,西安美院特殊教育学院成为首站活动的举办地,现场气氛热烈。我省运动员吴春艳、张丽、董飞霞、刘瑛、李挺等悉数到场。曾在巴黎残奥会上绽放光芒的他们,在此进行宣讲,与大家分享宝贵的经历。他们站在台上,即便身体有残障,也毫无退缩之意,反而展现出自信与自豪。
在台下的师生们全神贯注,他们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演讲,更是一种精神价值的传递。运动员们毫无保留地讲述了他们的奋斗历程和心路历程,对于特殊教育学院的学生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
吴春艳的赛场感悟
在宣讲会上,女子反曲弓个人公开级金牌得主吴春艳,来自西安的运动员,畅谈了自己的深切体会。她表示:“赛场即是生活,生活亦如赛场。”她深刻认识到,成长的道路上充满了曲折,困难和挑战始终伴随左右。
她始终坚信,勇敢追求梦想、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便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人生价值。她以自身经历为例,分享了在训练过程中遭遇的诸多挑战,诸如如何解决身体平衡难题,如何在屡次箭术失败中锁定目标。这些宝贵经验深深打动了听众。她期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认识到,只要怀揣梦想,便能在各个舞台上熠熠生辉。
其他运动员的分享
吴春艳之后,张丽、董飞霞、刘瑛、李挺等相继登上舞台。张丽透露了她在训练中意外受伤的经过,尽管受伤,她从未放弃追求梦想,经过艰苦的康复训练,她最终重返赛场。董飞霞则分享了她在刚开始参与残奥运动时遇到的困难,凭借一股不屈不挠的精神,她坚持了下来。
刘瑛在讲述训练与竞赛中的外部压力及其应对策略时,透露出内心的热情是她不断前行的源泉。李挺则详述了他从一名不为人知的残疾人到残奥会运动员的成长历程,这一过程交织着无数挑战与意外的喜悦。
宣传系列活动安排
陕西省残联承办的宣传活动以“心系伟大祖国,高唱自强之歌”为主题,自11月6日起至12日持续进行。该活动范围广泛,包括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省城市经济学校、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以及商洛市、渭南市等多个地区。
巴黎残奥会的10名运动员张丽、吴春艳、董飞霞、毋洋、彭伟楠、翟翔、成姣、刘瑛、李挺、朱慧将出席宣讲活动。他们将通过“四进”活动,即走进学校、地市、红色教育基地和残疾人机构,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这些运动员的感人故事,并传播他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此举旨在让广大干部群众及残疾人工作者从中学习先进经验。
残奥精神的传播激励
这一系列宣传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残奥运动员们展现出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他们的感人故事能够激发广大民众在面临学习压力、工作挑战或生活困境时,勇往直前。尤其对残疾人群体而言,这些故事更能让他们坚信自己同样能够取得成就。
当前,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阶段,这种精神愈发显得重要。我们不禁思考,如何让残奥精神更加广泛地渗透至社会的各个层面,激发更多群体的持续进步动力?我们期待大家踊跃留言、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