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环境的整治与维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大西港村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大西港村概况
大西港村占地面积颇广,耕地面积达13038亩,居住着1108户农户,人口超过4500人。省道510和307线穿越村庄,使其地理位置独特,每日人车络绎不绝,异常繁华。然而,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庞大的人口规模,也给村庄的环境管理带来了不少挑战。过去的环境整治成果难以持续,白色垃圾、村民杂物和柴火随意堆放等问题频发,这些都是环境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西港村作为大通湖区的南大门,其形象不仅关系到村民的生活水平,还影响着外界对整个区域的观感。因此,对环境的有效整治和持续维护显得尤为关键。
提出“亮肩”行动
今年九月末,区创文巩卫办对大西港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提出了关键性的规划建议。该建议旨在该村实施“亮肩”行动,并计划创建全区四条示范道路。这一规划为大西港村的环境整治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对此迅速作出响应,并着手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该计划对多项事宜进行了详细规定,如明确道路两侧50公分范围内禁止种植作物,沟渠和道路旁不得堆放白色垃圾和杂物等具体措施,从而为整治工作确立了明确的标准。
提出这一举措,为大西港村的环境整治注入了新的活力。村委对此的积极响应,为后续的深入整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迅速展开行动
自10月初起,村委会迅速展开施工活动。动员了超过50位村民参与,并调派了4辆农用运输车辆,对四条主要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治。村民们共同努力,彻底清理了道路两侧的杂草,并对周边林木进行了修剪维护。在垃圾处理方面,实现了全面清扫和清运,包括所有杂物和白色垃圾。仅用10天时间,四条主干道便焕然一新,这一高效成果充分体现了村民的积极态度和村委会的高效组织能力。
整治后的道路成效显著,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显得整洁而明亮。村民们目睹了这一变化,感受到了行动的成效,同时也受到了鼓舞,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接下来的环境维护工作中。
清洁户评比改革
村委会对清洁户评比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首先,评比频率从每季度一次提升至每月一次,此举旨在更迅速地监督与激励村民保持环境卫生。此外,评选机制也发生了变化,由村干部主导的评选转变为村组长引领下的村民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此举促进了村民的广泛参与,并提升了他们的责任感。
村委同时出台了详尽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13项评比标准,这些标准全面涵盖了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村民积极参与的环境清扫公益活动,以及自觉维护乡村文明秩序等多个方面。评比结果在村子的显眼位置进行了公示,确保了整个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奖励制度促进参与
为激励村民踊跃投身环境整治工作,村委会制定了多样化的奖励措施。村民在评比中名列前茅的,将获得相应的物资奖励,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村民追求更佳环境卫生的积极性。此外,还特别增设了“进步奖”,专门针对在评比中表现突出、有明显改善的村民,同样提供物资奖励。通过这种多角度的激励手段,全村超过98%的村民都积极参与并全力支持农村环境整治活动。
村民目睹了自身在环境整治中的努力获得认可与奖励,这进一步点燃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同时,村庄的卫生状况亦持续改善。
整治成果与展望
扎实有效的努力与广泛宣传下,大西港村的环境整治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村干部的工作压力相应减轻。这一成功案例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展望未来,大西港村需持续巩固现有成果,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以保障村庄环境持续优化。
观察大西港村当前的变迁,思考我们所在的村庄可以借鉴哪些经验?若您认为本文具有参考价值,不妨点赞并转发,同时期待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