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海上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已投用,你知道吗?  第1张

11月5日,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其中“新型储能驱动未来能源变革”分论坛备受关注。活动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吸引了众多目光。论坛集中讨论了能源变革的焦点问题,众多专家和各界代表踊跃参与。此次论坛对全球能源未来发展的走向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分论坛举办背景

10月15日,澎湃新闻作为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预热活动的重要环节,成功举办了“新型储能驱动未来能源变革”分论坛的前瞻沙龙。此次沙龙吸引了众多行业精英,涵盖机构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等。与会者汇聚一堂,共同深入交流了中国新能源与储能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他们分享了各自的成功案例,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这不仅推动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还为11月5日即将举行的正式分论坛奠定了坚实基础。11月5日,分论坛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这一国际化大都市的举办地,充分展示了上海在能源变革等议题上的全球视角和积极态度。

11月5日,澎湃新闻精心举办了“新型储能驱动未来能源变革”分论坛,并对活动进行了详尽的图文直播。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论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即便未能亲临现场的人们也能全面了解论坛的细节。此外,这一行动还成功地将“虹桥声音”传播到了全球范围。

李中的主旨演讲

在分论坛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海油研究总院的总工程师、中国石油学会的会士李中进行了主题演讲,此演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他详尽地阐述了深海二氧化碳水合物固化封存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据他提供的数据,全球范围内共有65个CCUS商业化项目正在进行。在这些项目中,多数位于陆地上,而海上项目相对较少。尽管海上项目数量有限,但其在地质封存二氧化碳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研究。我国在海上CCUS项目方面起步较晚,然而,截至2023年6月1日,中国首个海上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已经在海油恩平15-1平台启动运行。

在演讲过程中,李中着重阐述了多项关键技术要点。他特别强调,在低温环境下,二氧化碳相较于甲烷更容易形成水合物,这一特性标志着海洋CCUS技术领域的关键发展趋势。一立方米的水合物可以储存约180立方米的甲烷,这一特性突显了水合物在天然气储运中的核心地位。长期以来,水合物法在天然气储运领域备受研究者青睐,对于海上天然气水合物的试采与商业开采、海上伴生气回收、南海深水气田的开发以及极地海上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具有显著意义。此外,水合物海底封存技术还具备众多优势,例如地质条件适应范围广泛、封存潜力巨大、固化速度迅速等。

我国南海气田新发现

今年,我国在南海海域公布了一项地质领域的重大突破。这一发现揭示了一个位于超深水层与超浅层之间的大型天然气田。钻探数据揭示了该气田的独特性质,令人鼓舞。该气田同时拥有覆盖的水合物层和下方的浅层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气田的水合物盖层表现出卓越的封闭性能。这一发现为海洋二氧化碳水合物多相态封存技术的进步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目前,相关实验已成功实现二氧化碳水合物盖层的有效构建。这一技术成效显著,显著提高了二氧化碳置换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效率,并成功达成了二氧化碳封存的目标。

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潜力

全球CCUS项目以陆上项目为主流,而海上项目数量相对较少。但数据显示,海上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不容小觑。我国已启动海上项目进行探索,如2023年6月1日投入使用的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目前,这一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李中院士强调,海上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研究亟待深化。这一研究不仅对我国能源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在全球范围内,若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此举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碳减排事业作出显著贡献。

深远海新能源发展趋势

李中就深远海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个人看法。他指出,深远海的风能、潮汐能和温差能资源极为丰富。在资源产地进行储能和就地利用,这些能源有助于高效支持深远海海洋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这无疑是深远海新能源发展的必然走向。同时,深远海的碳捕集与封存、甲烷蒸汽重整制氢、电解水制氢等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绿色电力消纳和储能的关键领域。这些措施对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深远影响。李中的观点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指明了明确的发展路径。

各界代表齐聚论坛

本次论坛汇聚了众多高级别代表与专家,他们包括政府机构成员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业人士。众多身份和领域各异代表共聚一堂,无疑将激发众多思想火花和有益的交流。与会者共同深入探讨了新型储能领域的未来发展。此次论坛为构建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和力量。专家们分享的技术进展和成果为企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而企业亦能将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反馈给专家,以推动进一步的研究。政府机构人员发挥着协调和规范的作用,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对于深远海新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您有何高见?我们热切期待各位读者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也欢迎您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以扩大其影响力。